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及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余隆新 唐仕芳 +3 位作者 王少华 霍红 陈光琬 别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20,共6页
研究表明,生态因子对棉纤维诸指标的影响程度,气象因子大于土壤因子。根据棉纤维品质的2.5%跨距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3项主要指标经数理统计分析,可初步划分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其分布特征是:由鄂西、鄂南向鄂东、鄂北走向,其纤维... 研究表明,生态因子对棉纤维诸指标的影响程度,气象因子大于土壤因子。根据棉纤维品质的2.5%跨距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3项主要指标经数理统计分析,可初步划分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其分布特征是:由鄂西、鄂南向鄂东、鄂北走向,其纤维长度变短,麦克隆值增大,比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品质 生态区划 棉花
下载PDF
湖北省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2
作者 别墅 王孝刚 +3 位作者 张教海 夏松波 余隆新 张友昌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4,共8页
论述了湖北省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技术基础、产品与技术需求变化,分析了湖北省棉花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棉花产业链发展的技术重点和今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棉花 产业链 湖北
下载PDF
棉花体细胞染色体rDNA-FISH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春英 王坤波 +4 位作者 宋国立 李懋学 别墅 黎绍惠 张香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介绍了棉花体细胞染色体为靶、r 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棉花 r DNA- FISH技术的关键因素 ,包括染色体制片、探针与染色体共变性等。作为靶染色体的棉种包括陆地棉、海岛棉、草棉、亚洲棉、克劳茨基棉和... 介绍了棉花体细胞染色体为靶、r 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棉花 r DNA- FISH技术的关键因素 ,包括染色体制片、探针与染色体共变性等。作为靶染色体的棉种包括陆地棉、海岛棉、草棉、亚洲棉、克劳茨基棉和比克氏棉等 ,作为封阻的是鲑鱼精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体细胞染色体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制片 变性条件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与市场前景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孝纲 帅启荣 +2 位作者 别墅 张教海 夏关章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4,共3页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抗虫性与抗虫效果、经济性状、产量构成、纤维品质等进行了分析,在特征特性、经济效益、现实意义等方面与常规棉进行了比较,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利用 市场前景 转基因抗虫棉 特征特性 抗虫性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孝纲 别墅 +1 位作者 张教海 夏松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阐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技术 ,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概述了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抗病虫棉的优系材料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转基因棉花育... 阐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技术 ,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概述了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抗病虫棉的优系材料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转基因棉花育种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转基因 棉花 育种 农杆菌介导法 花粉管通道法
下载PDF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的试验示范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教海 别墅 +4 位作者 李景龙 郑曙峰 王孝刚 夏松波 余隆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9-1091,共3页
通过进行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试验示范,明确棉田简化施肥、省工节本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棉花施用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前期长势稳健,中后期生育加快,开花结铃多,能提高产量。施用技术方案为棉苗栽前1周施入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 500 kg.hm... 通过进行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试验示范,明确棉田简化施肥、省工节本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棉花施用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前期长势稳健,中后期生育加快,开花结铃多,能提高产量。施用技术方案为棉苗栽前1周施入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 500 kg.hm-2,地膜覆盖移栽,打顶后追施尿素75~120 kg.hm-2;花铃期开始,每7~10 d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3~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专用配方缓控释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栽培技术对策 被引量:13
7
作者 余隆新 周明炎 +4 位作者 刘立清 别墅 王孝刚 张教海 夏松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3-1416,共4页
通过对湖北省杂交棉生产的调查和对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剖析了目前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杂交棉生产应采取的的栽培技术对策。
关键词 杂交棉生产 问题 技术对策
下载PDF
棉花基因组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别墅 王坤波 +3 位作者 孔繁玲 周有耀 邹美娟 王春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3-379,共7页
本文对棉族基因组中DNA重复序列的划分、特点进行了概括 ,介绍了重复序列在基因组的作用和棉花重复序列 18S - 2 6SrDNA、 5SrDNA的同步进化 ,并对重复序列在起源和进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染色体操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棉花 基因组 DNA重复序列 作用 进化
下载PDF
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孝刚 张教海 +2 位作者 夏松波 夏关章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222-224,241,共4页
以常规无限果枝类型棉花品种CN01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果节形成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5日,成铃高峰期为8月16-25日,高峰期内群体果节日增量和成铃强... 以常规无限果枝类型棉花品种CN01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果节形成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5日,成铃高峰期为8月16-25日,高峰期内群体果节日增量和成铃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麦后直播棉产量由伏桃、秋桃和晚秋桃构成,秋桃占53.57%~56.07%,成铃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7 500和60 000株/hm2处理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直播棉 生育特性 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垄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友昌 张教海 +5 位作者 王孝纲 夏松波 夏关章 朱圣军 余隆新 别墅 《棉花科学》 2012年第6期3-8,共6页
通过对近几年学术期刊上发表垄作生理生态效应研究文章的阅读和分析,综述了国内垄作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为垄作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垄作的区域与技术及品种配套,垄作的最佳群体结构及规格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垄作栽培 理化性质 生长发育 轻简化
下载PDF
棉花早熟性和纤维性状遗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别墅 周有耀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1-37,共7页
利用不同生育期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亲本配制了5个组合的 P_1、P_2、F_1、F_2、B_1、B_2 6个世代。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分析法研究了棉花早熟性与纤维性状的遗传关系。早熟性与比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早熟性... 利用不同生育期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亲本配制了5个组合的 P_1、P_2、F_1、F_2、B_1、B_2 6个世代。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分析法研究了棉花早熟性与纤维性状的遗传关系。早熟性与比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早熟性与其它纤堆性状间的相关不规律,因组合而异。典型相关分析指出,早熟性与纤维性状的相关主要是由生育期与比强度、腔/壁及麦克隆值引起,其中与比强度、成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表明:与早熟性相关最密切的性状有纤维素含量和绒长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性 纤维性状
下载PDF
二倍体栽培棉45SrDNA-FISH作图及核型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别墅 王坤波 +7 位作者 王春英 宋国立 孔繁玲 刘方 刘三宏 黎绍惠 张香娣 王玉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3-228,共6页
以45SrDNA为探针,获得了草棉体、亚洲棉体细胞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资料。从rDNA FISH实验结果看,草棉有6个杂交信号,也显示了3对核仁组织区(NOR),分别位于第3、9、13对同源染色体上;亚洲棉有4个杂交信号,显示了2对NOR,分别位于第... 以45SrDNA为探针,获得了草棉体、亚洲棉体细胞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资料。从rDNA FISH实验结果看,草棉有6个杂交信号,也显示了3对核仁组织区(NOR),分别位于第3、9、13对同源染色体上;亚洲棉有4个杂交信号,显示了2对NOR,分别位于第6、13对同源染色体上。草棉、亚洲棉基于45SrDAN FISH的核型分别为:2n=2x=26=20m(4sat)+6sm(2sat)和2n=2x=26=26m(4s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栽培棉 45SrDNA—FISH 作图分析 核型比较
下载PDF
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别墅 王孝纲 +3 位作者 张教海 夏松波 余隆新 张友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603-5605,共3页
提出棉花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通过用现代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使棉田每公顷用工明显下降,大大降低劳力成本。提出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
关键词 棉花 轻简化 栽培技术 长江中游
下载PDF
新政策下湖北省棉花生产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鹏 高广金 +2 位作者 别墅 李蔚 王珍 《中国棉花》 2015年第2期8-9,共2页
对湖北省重点植棉县(市)的棉花生产现状进行了调研,阐述了内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湖北棉花生产的影响,并针对湖北省棉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棉花生产 建议
下载PDF
麦后移栽棉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隆新 荣义华 +10 位作者 张教海 付永红 夏松波 王孝纲 别墅 王朝晖 张勇 陈超 牛贵勤 黄克朋 曹超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82-2684,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有代表性的三市五县(市区)十乡镇18户农户麦后移栽棉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了麦后移栽棉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成因;针对麦后移栽棉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近两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对策。
关键词 麦后移栽棉 生产现状 技术对策
下载PDF
湖北地区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鹏 羿国香 +2 位作者 别墅 李大勇 郑明川 《农学学报》 2016年第7期64-66,共3页
规范小麦(油菜)连作短季棉种植,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提高粮食作物和棉花的产量,争取粮棉双丰收。总结组装多年试验示范结果,并进行田间验证。根据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要求,从产量品质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品种、播期、种植密度... 规范小麦(油菜)连作短季棉种植,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提高粮食作物和棉花的产量,争取粮棉双丰收。总结组装多年试验示范结果,并进行田间验证。根据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要求,从产量品质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品种、播期、种植密度、简化施肥、全程化学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打顶催熟等方面阐述了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有效解决湖北省麦(小麦)后、油(油菜)后等直播棉区劳力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等问题。规程的制定可便于湖北地区棉农规范进行田间管理,是稳定棉花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高产 技术规程
下载PDF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别墅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4期27-2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想更好地顺应新时代发展,就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想更好地顺应新时代发展,就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通过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与安全,切实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注重分析与探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措施,以供相关建设单位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工程 项目建设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浅析湖北省机采棉发展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教海 别墅 +3 位作者 王孝刚 夏松波 张友昌 夏关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540-4543,共4页
简要分析了湖北省发展机采棉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就湖北省机采棉发展提出五点建议。
关键词 机采棉 发展思路 对策 湖北省
下载PDF
海陆嫁接棉苗对黄萎病抗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营营 张友昌 +3 位作者 夏松波 王孝刚 张教海 别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8-1158,共11页
本研究以黄萎病抗性差异显著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H)和陆地棉品种Hm-40(L)为材料,进行海岛棉与陆地棉的相互嫁接,获得4种嫁接组合:海岛棉做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LH),海岛棉自嫁接组合(HH),陆地棉为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HL)和陆地棉自嫁接组... 本研究以黄萎病抗性差异显著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H)和陆地棉品种Hm-40(L)为材料,进行海岛棉与陆地棉的相互嫁接,获得4种嫁接组合:海岛棉做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LH),海岛棉自嫁接组合(HH),陆地棉为砧木的海陆嫁接组合(HL)和陆地棉自嫁接组合(LL)。通过黄萎病菌诱导后,观察4种嫁接组合棉苗对黄萎病菌的抗性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4种嫁接组合对黄萎病抗性依次是LH>HH>HL>LL,各嫁接组合棉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但抗病性越强SOD活性越高即LH>HH>HL>L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但抗病性越强升高速度越快且峰值越高即LH>HH>HL>L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且抗病性越强,CAT活性升高越快且活性越高即LH>HH>HL>LL;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抗病性越强MDA含量越低即LH<HH<HL<LL;清水对照组棉苗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接菌实验组,海岛棉根系活力明显高于陆地棉根活力。研究结果表明,海岛棉作砧木的海陆嫁接能够显著提高陆地棉的黄萎病抗性,以上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研究棉株黄萎病抗性的重要参考,也为今后黄萎病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棉 黄萎病菌 抗病性
原文传递
抗虫杂交棉增密栽培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别墅 余隆新 +3 位作者 王孝刚 张教海 夏松波 张友昌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技术 栽培 增密 种植密度 棉花生产 光热资源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