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1
作者 梁晨 杨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5期2836-2838,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无创通气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气分析及住院时间和无创通气时间。结果研究组通气依从性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罩漏气、焦虑、抑郁、腹胀、鼻面部损伤、口咽部干燥和呼吸抵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p(O_2)和p(CO_2)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改善通气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肿瘤PICC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告知程序193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心 王岚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规范肿瘤PICC患者护理告知程序,保证围置管期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378例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93例和对照组185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告知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科健康教育... 目的:规范肿瘤PICC患者护理告知程序,保证围置管期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378例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93例和对照组185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告知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科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导管使用寿命、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导管使用寿命、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告知程序能有效提高肿瘤PICC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确保了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告知程序 肿瘤患者 PICC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妍妍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4期336-337,340,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中心流感高峰季节接收的流感样病例样本726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中心流感高峰季节接收的流感样病例样本726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726例流感样病例样本中,细胞培养阳性89例,阳性率12.26%;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189例,阳性率26.03%。以细胞培养法为金标准,计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为91.01%,特异度为83.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速度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常规监测以及流感疫情应急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检测 细胞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头脑风暴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心 王琳 +1 位作者 徐玉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4期916-918,共3页
[目的]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恰当应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原因,制定并执行各项防范护理风险措施,加大风险监控。[结果... [目的]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恰当应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原因,制定并执行各项防范护理风险措施,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减少(P<0.01)。[结论]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善用头脑风暴法,能提高每位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脑风暴法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食品检验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7
5
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5期23-24,共2页
目的评定食品检验中菌落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确定细菌菌落数置信区间。方法根据GB4789.2-2010对待检食品样品中菌落总数进行计算,计算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与样品菌落总数置信空间。结果测定结果显示1^#样品菌落置信区间为6900~4500CFU/mL... 目的评定食品检验中菌落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确定细菌菌落数置信区间。方法根据GB4789.2-2010对待检食品样品中菌落总数进行计算,计算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与样品菌落总数置信空间。结果测定结果显示1^#样品菌落置信区间为6900~4500CFU/mL,2^#为5100~3300CFU/mL,3^#为5700~3700CFU/mL,4^#为6100~4000CFU/mL,5^#为4900~3200CFU/mL。取样引入的不确定度为1.1547mL,样品稀释中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049,加样中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046,重复性检验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089。结论重复检验样本中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在同类样品菌落总数的检验中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尤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菌落总数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重组腺病毒对同型半胱氨酸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东明 刘格 +2 位作者 张荣秋 王海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EGI)重组腺病毒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Ad-hENDOVEGI151)转染Hcy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EGI)重组腺病毒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Ad-hENDOVEGI151)转染Hcy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受染细胞融合蛋白的表达,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用台盼蓝染色法计算细胞存活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制备的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转基因效率,Ad-hENDO-VEGI151重组腺病毒能够在ECV304细胞中表达41 kDa大小的融合蛋白,Hcy(0.1~1.0 m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细胞LDH漏出量和降低细胞存活率,重组腺病毒能够有效地拮抗Hcy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P〈0.05)。结论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重组腺病毒对Hcy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拮抗作用,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 融合蛋白 Ad-hENDO-VEGI151重组腺病毒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辽宁省阜新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感染状况调查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妍妍 杜波 +2 位作者 蔡楠楠 刘文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 了解辽宁省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并对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进行分子鉴定及进化溯源,确定感染异尖线虫虫种。方法 于2018—2021年随机采集市售海鱼,采用直接剖检法从市售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 目的 了解辽宁省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并对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进行分子鉴定及进化溯源,确定感染异尖线虫虫种。方法 于2018—2021年随机采集市售海鱼,采用直接剖检法从市售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进行初步鉴定;提取虫体总DNA,扩增异尖线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 采集289份市售海鱼样品进行剖检,共检出84份异尖线虫幼虫,检出率为29.1%,其中带鱼和小黄花鱼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4%和41.2%。28条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检出的异尖线虫幼虫分别为异尖线虫属和宫脂线虫属的8种异尖线虫,包括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l)、带鱼针蛔线虫(Raphidascaris trichiuri)、灰海鳗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muraenesox)、舟山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zhoushanensis)、厦门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moyense)和费氏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fabri)。28条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总体上形成两个拓扑分支,其中派氏异尖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和典型异尖线虫分别构成3簇,形成异尖线虫属的拓扑结构分支。而宫脂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针蛔虫属构成另外独立的一个拓扑分支。结论 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较严重,且感染的异尖线虫种类多样,其感染优势种为派氏异尖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 分子鉴定 食品安全 寄生虫
原文传递
2014年至2016年阜新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波 +2 位作者 任妍妍 蔡楠楠 刘文新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了解阜新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食品类别和不同采样环节中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2014年至... 目的:了解阜新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食品类别和不同采样环节中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2014年至2016年共采集样品424份,检测沙门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结果:检出阳性样品89份,总检出率为21.0%,以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6/6),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检出43株,检出率为34.1%(43/126),单增李斯特菌检出30株,检出率为17.0%(30/17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8株,检出率为12.7%(8/63),阪崎肠杆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4.4%(2/45)。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流通环节(χ~2=5.97,P<0.05),散装(自行简易包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预包装食品(χ~2=6.22,P<0.05)。结论: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居民的饮用水卫生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米饭等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严重。受到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食源性婴幼儿食品也是高危食品,应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致泻性弧菌鉴定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波 任妍妍 +3 位作者 蔡楠楠 刘文新 田晓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VT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致泻性弧菌鉴定能力的准确性。方法分层随机采集的82份海产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前增菌和分离培养,应用VITEK 2对初筛得到的65株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同时以PCR法鉴定弧菌分离株。并以... 目的探讨VT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致泻性弧菌鉴定能力的准确性。方法分层随机采集的82份海产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前增菌和分离培养,应用VITEK 2对初筛得到的65株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同时以PCR法鉴定弧菌分离株。并以toxR基因测序构建分离株的进化树。结果82 份海产品中,分离平板上初筛出65株可疑弧菌,经过VITEK2鉴定为弧菌54株,准确率为89.2%,而PCR法鉴定为弧菌65株,准确率为100%,VITEK2法显著低于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4,P <0.05)。VITEK 2法将弧菌误判为单胞菌的7株菌,toxR基因测序显示均为弧菌。不同弧菌VTTEK 2鉴定准确率不同,溶藻弧菌符合率最低,为77. 4%,其次为霍乱弧菌(85.7%)和副溶血性弧菌(86.4%),而创伤弧菌鉴定符合率为100%。结论VITEK2鉴定弧菌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但在检测嗜盐性的弧菌时,具有--定的错误率,建议在进行弧菌鉴定时除了进行VTTEK2生化鉴定,还需要补充黏丝试验等传统生化检测项目和PCR法鉴定,根据VITEK2鉴定、传统生化检测和PCR法鉴定结果,综合判断菌株的最后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toxR基因 PCR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重要性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青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指导临床护士如何进行护理干预,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随机询问糖尿病患者50例,对入院时、治疗期、出院时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糖尿病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等级...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指导临床护士如何进行护理干预,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随机询问糖尿病患者50例,对入院时、治疗期、出院时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糖尿病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等级评定。结果不管是糖尿病患者在入院时、治疗期,还是出院时,不仅他们对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们的家属对健康的需求同样很高。结论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调整好糖尿病患者的心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其多样化、个体化,强调教育的持久性与延续性,重视教育范围的延伸,这样,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控制理想血糖,将少并发症,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护理 糖尿病患者
下载PDF
耳穴三联疗法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焦虑状态调节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任艳伟 万亚静 +3 位作者 丁娟 周振环 高建如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三联疗法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焦虑状态调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4年廊坊市中医医院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51例)和联合组(常规治疗配合耳穴三联疗法,49例),比较两... [目的]观察耳穴三联疗法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焦虑状态调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4年廊坊市中医医院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51例)和联合组(常规治疗配合耳穴三联疗法,49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焦虑情绪、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7、14 d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7、14 d更低(P<0.05)。两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治疗1、7、14 d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HADS评分治疗7、14 d更低(P<0.05)。两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治疗1、7、14 d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治疗7、14 d更低(P<0.05)。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51%比较,联合组的95.92%更高(P<0.05)。与常规组的复发率25.49%比较,联合组的6.12%更低(P<0.05)。[结论]耳穴三联疗法应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可有效减轻症状,调节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 眩晕 耳穴三联疗法 焦虑 症状
下载PDF
二氧化硒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丝荪 熊洁琦 +5 位作者 闵庆华 郭玲 何凤 娄远蕾 郭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8-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硒(SeO2)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经过SeO2处理24h后的形态学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eO2... 目的探讨二氧化硒(SeO2)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经过SeO2处理24h后的形态学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eO2对Hela细胞增殖及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内caspase-3、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下SeO2可对Hela细胞生长形态产生明显影响,大量细胞变圆皱缩,失去正常形态,贴壁细胞减少,增殖减慢;MTT结果显示SeO2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7.500、15.000、30.0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875、3.750、7.500、15.000、30.000μmol/L SeO2诱导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2%、30.56%、33.42%、37.50%、45.43%、69.38%,呈明显上升趋势。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eO2可上调caspase-3与P53蛋白水平,并于7.500μmol/L处达到峰值。结论 SeO2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P53的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硒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基因 P53
下载PDF
辽宁省阜新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耐药特征及分子溯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楠楠 吴莹 +3 位作者 杜波 任妍妍 刘文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24-729,共6页
目的了解2016—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耐药特征及MLST分型情况。方法对2016—2020年分离到的42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毒力基因和7个管家基因,PCR扩增测序后采用DNAstar和Bioedit等软件,对... 目的了解2016—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耐药特征及MLST分型情况。方法对2016—2020年分离到的42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毒力基因和7个管家基因,PCR扩增测序后采用DNAstar和Bioedit等软件,对本次研究的42株副溶血弧菌进行MLST同源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42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tlh基因,临床株以tlh+tdh+VPaI-1+VPaI-7+T3SS1+T3SS2+毒力基因型为主(53.8%,7/13),而食品株以仅含有tlh+毒力基因型为主(37.9%,11/29),13株临床株中均含有tdh或/和trh,仅有1株临床株为tdh和trh双阳性。42株菌共分为22种ST型,其中ST3型10株,本研究中的42株菌株,PHYLOViZ软件分析显示是以ST345型副溶血性弧菌为起源,形成ST162、ST1413和ST23个克隆群。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100.0%耐药,对头孢呋辛、羧苄西林和多西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8.0%、83.3%和81.0%,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1.4%和35.7%。结论本研究表明,阜新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临床株携带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多于食品株,且对抗生素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需重视流通环节海产品的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毒力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2期297-298,共2页
目的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特点予以分析。方法纳入本中心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93例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预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35.48%,其... 目的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特点予以分析。方法纳入本中心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93例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预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35.48%,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占22.58%;最不常见的致病菌为不动杆菌,占1.07%,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3.23%;93例中毒患者中总计采集1224份样本,其中,511份肛拭子和呕吐物,检出率61.45%;312份剩余食物,检出率21.79%;401份餐具涂抹物,检出率3.99%。结论食物中毒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包括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等,为了使食物中毒现象明显改善,基层疾控中心应需做好采样和检验工作,使检出率进一步提高,使食物中毒的出现和发展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
下载PDF
2017—2019年阜新市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楠楠 李春一 +4 位作者 杜波 任妍妍 刘文新 张眉眉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阜新市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和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当地生活饮用水各项数据,以期为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托国家生活饮用水监测战线任务,在阜新市的2个县和5个区设立监测点。于... 本文通过调查阜新市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和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当地生活饮用水各项数据,以期为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托国家生活饮用水监测战线任务,在阜新市的2个县和5个区设立监测点。于2017—2019年,每年枯水期(4—6月)、丰水期(8—9月)各检测1次。2017—2019年检测监测点水样共计373份,检测方法和水质评价按照国家标准(GB/T5750-2006、GB/T5749-2006)进行。结果显示,373份水样中,271份合格,总体合格率为72.65%。2017—2019年合格率分别为60.14%、89.81%和72.13%。城市生活饮用水、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合格率分别为85.96%、29.55%;枯水期、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82.61%、62.96%。由此可见,阜新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总体状况良好,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合格率偏低,且主要不合格项目在于微生物指标,建议加强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的监测力度,改善和加强农村供水和消毒设备,保障用水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饮水安全 水质检测
下载PDF
阜新市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况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莹 徐飒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47,共2页
目的全面了解某市各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情况和灭菌效果,分析2010年该市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偏低原因。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利用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货渠道正规,使用规... 目的全面了解某市各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情况和灭菌效果,分析2010年该市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偏低原因。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利用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货渠道正规,使用规范,棉塞试管检测灭菌效果合格率为91.30%,胶塞试管检测合格率为17.39%,两者差异显著。结论不同塞口试管的检测方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胶塞不适用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蒸汽灭菌器 灭菌效果 胶塞
原文传递
彩色疼痛评估标示在老年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荣秋 李青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彩色疼痛标示贴在老年癌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癌痛患者118例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2014年1~5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癌痛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 目的:观察彩色疼痛标示贴在老年癌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癌痛患者118例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2014年1~5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癌痛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疼痛患者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将2014年6~10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癌痛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运用彩色疼痛标示贴结合疼痛护理常规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疼痛标示贴结合疼痛护理流程对老年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使临床疼痛患者的护理重点突出,更加直观、准确的反映患者的止痛效果,为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疼痛标示贴 癌痛 护理 老年患者 满意度
下载PDF
潮汕地区兜兰属植物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珊 +6 位作者 韦小莲 洪生标 郑运欢 张锴滨 陈俊生 陈翠菊 林映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47-56,共10页
【目的】对适应潮汕地区温室栽培、能健康生长和进行花期调控的兜兰属植物进行筛选。【方法】以报春兜兰、国王兜兰、长瓣兜兰、硬叶兜兰、杏黄兜兰、亨利兜兰、陈莲兜兰、格利兜兰、红旗兜兰、桑德兜兰10个原生种以及圣斯威森兜兰、爱... 【目的】对适应潮汕地区温室栽培、能健康生长和进行花期调控的兜兰属植物进行筛选。【方法】以报春兜兰、国王兜兰、长瓣兜兰、硬叶兜兰、杏黄兜兰、亨利兜兰、陈莲兜兰、格利兜兰、红旗兜兰、桑德兜兰10个原生种以及圣斯威森兜兰、爱德华王子兜兰、麦克兜兰、红国王兜兰、迎春兜兰、肉饼类兜兰、魔帝类兜兰7个不同类型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对各品种生长状况、开花情况、花期、株高、花葶长、花茎、花色、花瓣等主要园艺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和花品质分析。【结果】所有引种栽培的兜兰均能成活,除硬叶兜兰和爱德华王子兜兰外,15个兜兰种或杂交种已周期性开花,基本能适应当地温室环境栽培;肉饼类兜兰、魔帝类兜兰、麦克兜兰、迎春兜兰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通过空调温室能调控花期,适宜潮汕地区温室规模化生产。【结论】在潮汕地区引种栽培的兜兰种类均能成活,种植季节或气候不同可能导致一些品种的数量性状出现差异,且不同种类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率表现出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引种 栽培适应性 花期调控 潮汕地区
下载PDF
培养青少年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19
作者 《科技传播》 2014年第24期173-173,156,共2页
图书馆摒弃传统的服务观念,利用自身优势改革现状、提高管理,吸引青少年读者到馆,通过各种形式了解、认知图书馆,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 自主性 传统 独立意识 了解 认知图书馆
下载PDF
阜新地区肉及肉制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
作者 蔡楠楠 夏红 +4 位作者 杜波 任妍妍 刘文新 张眉眉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1期96-100,103,共6页
为研究阜新地区农贸市场出售的肉及肉制品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情况,并探究该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2018~2020年阜新市食品风险监测项目中检出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分型;分析了α毒素基因序列并构建了16S rRNA的系统进化树;... 为研究阜新地区农贸市场出售的肉及肉制品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情况,并探究该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2018~2020年阜新市食品风险监测项目中检出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分型;分析了α毒素基因序列并构建了16S rRNA的系统进化树;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性。通过综合镜下形态、生化鉴定以及毛细管电泳鉴定PCR种特异性和毒素型鉴定,从2018~2020年肉及肉制品分离得到的22株菌株均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C. perfringen 201901、C. perfringen 201902、C. perfringen 201905、C. perfringen 202004、C. perfringen 202006之间以及C. perfringen 201801、C. perfringen201804之间序列同源性较高,属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分离的菌株均对多西四环素、米诺环素和头孢氨苄的敏感性较高,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完全耐药。本试验对当地肉及肉制品所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阜新地区肉及肉制品类食品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毛细管电泳 测序 进化树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