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林二号罗汉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金旺 李伯林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伯林二号罗汉果是从青皮果中选育出的产量与品质俱佳的罗汉果组培苗新株系,2003~2005年在三江县试种示范100.11hm^2,平均单产鲜果145230枚/hm^2,大中果率达61.82%,单位面积产值66956元/hm^2。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大叶一号罗汉果... 伯林二号罗汉果是从青皮果中选育出的产量与品质俱佳的罗汉果组培苗新株系,2003~2005年在三江县试种示范100.11hm^2,平均单产鲜果145230枚/hm^2,大中果率达61.82%,单位面积产值66956元/hm^2。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大叶一号罗汉果。为了充分发挥该株系的优良特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应着重抓好科学选地、精细整地、及时搭棚、适时移栽、查苗补苗、科学运筹水肥、引蔓整蔓、综合防治病虫害、人工授粉、疏花疏果、适熟采收等技术措施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组培苗 伯林二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广西三江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金旺 《广西热带农业》 2008年第4期29-30,共2页
依托广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广西三江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介绍了牙己种、加雷种和富禄茶3个地方优质茶树品种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特性,并对其适制性和抗性进行了评价。旨在开发利用地方优质茶树品种资源,促进茶叶产业的可... 依托广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广西三江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介绍了牙己种、加雷种和富禄茶3个地方优质茶树品种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特性,并对其适制性和抗性进行了评价。旨在开发利用地方优质茶树品种资源,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茶树 资源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百香果的市场前景及吉龙1号百香果栽培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荣光勋 金旺 程仙枝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95-96,共2页
介绍百香果市场前景和适生条件,总结吉龙1号百香果的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为百香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香果 市场前景 吉龙1号 栽培技术 广西三江
下载PDF
茶树冻害调查及防冻减灾措施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曹俊云 张鹏 金旺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冻害调查 减灾措施 茶树 三江侗族自治县 防冻 科学研究所 成灾面积 受冻程度
下载PDF
三江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旺 《广西农学报》 201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为了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法,分析与评价全国重点产茶县———三江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并提出了扩种名优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制茶、加强市场营... 为了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法,分析与评价全国重点产茶县———三江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并提出了扩种名优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制茶、加强市场营销、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6项促进该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可持续发展 “SWOT”法 对策与措施
下载PDF
稻鱼共生“广西三江模式”及其再生稻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兆顺 金旺 +1 位作者 陈爱秋 杨澜 《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480-486,共7页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稻鱼共生“广西三江模式”的由来和创新发展情况,并从头季稻品种、稻田选择、播种育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时间及再生稻的留桩高度等方面对其再生稻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稻鱼共生“广西三江模式”的由来和创新发展情况,并从头季稻品种、稻田选择、播种育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时间及再生稻的留桩高度等方面对其再生稻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稻鱼共生 再生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5
7
作者 覃安登 金旺 吴清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36-37,共2页
2006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白文村、边浪村实施金银花无公害栽培示范75.33hm2,总产干花171.68t,总产值206.02万元,平均单产2 279kg/hm2,产值达27 348元/hm2,分别是项目实施前的6.84倍和8.20倍。对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详... 2006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白文村、边浪村实施金银花无公害栽培示范75.33hm2,总产干花171.68t,总产值206.02万元,平均单产2 279kg/hm2,产值达27 348元/hm2,分别是项目实施前的6.84倍和8.20倍。对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强花 无公害栽培 技术规程
下载PDF
高山茶园冻害防控措施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旺 《广西热带农业》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高山茶园 冻害 防控措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 受灾面积 经济损失 科学研究所 科技工作者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旺 《科学种养》 2009年第10期5-6,共2页
今年6月26日上午,我县古宜镇西尤村一老农拿着一把正处在扬花灌浆期却只开花不结实的早稻稻穗,让笔者替他诊断感染了什么病或受了什么虫的为害,并想知道是不是由于种子质量引起的。笔者仔细查看这把稻穗,轻的有20%~30%的空秕粒... 今年6月26日上午,我县古宜镇西尤村一老农拿着一把正处在扬花灌浆期却只开花不结实的早稻稻穗,让笔者替他诊断感染了什么病或受了什么虫的为害,并想知道是不是由于种子质量引起的。笔者仔细查看这把稻穗,轻的有20%~30%的空秕粒,重者空秕粒达到60%以上,并且空秕粒已经发黑却找不到病斑、畸形等症状和菌丝体、菌核等病原物,也不像“臭屁虫”(即稻蝽蟓)的为害症状。笔者随老农深入田间进行实地诊断,最后确诊为由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的水稻生长发育障碍,也称高温热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水稻 补救 防御 为害症状 生长发育障碍 扬花灌浆期 空秕粒
下载PDF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旺 覃瑞设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蓄留技术 应用与发展 关键技术探讨
下载PDF
培育罗汉果优质大果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旺 《广西农学报》 2006年第3期44-45,42,共3页
经实践摸索证明培育罗汉果优质大果的关键技术错施为:选择果大优质的品种组培苗、适时定植;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整蔓修剪控制好单株持果量;重施壮果肥;适熟采收。
关键词 罗汉果 优质 培育 措施
下载PDF
罗汉果新株系“伯林三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旺 覃正维 李伯林 《广西农学报》 2007年第1期46-47,62,共3页
“伯林三号”是从青皮果中选育出的产量与品质俱佳的罗汉果组培苗新株系。描述了“伯林三号”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从选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罗汉果 伯林三号 组培苗 株系 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三江县柑桔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旺 张鹏 《广西园艺》 2008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采用"SWOT"法(态势分析法)对桂北三江县柑桔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今后发展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柑桔产业 战略分析工具 “SWOT”法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壮香优1205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14
作者 梁成山 金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壮香优1205是广西利用自主选育的优势亲本杂交测配选育而成的适合广西各稻作区早、中、晚稻以及一季稻种植的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对壮香优1205的特征特性、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及其绿... 壮香优1205是广西利用自主选育的优势亲本杂交测配选育而成的适合广西各稻作区早、中、晚稻以及一季稻种植的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对壮香优1205的特征特性、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及其绿色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香优1205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鱼共作头季稻收割成熟度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梁成山 金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0-14,共5页
开展头季稻不同成熟度收割小区对比试验,可进一步优化稻鱼共作“优质稻+再生稻”绿色轻简高效配套技术体系。鉴于此,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中浙2优12为供试材料,设置头季稻收割成熟度75%、80%、85%、90%、95%、100%共6个处理,对其再生稻... 开展头季稻不同成熟度收割小区对比试验,可进一步优化稻鱼共作“优质稻+再生稻”绿色轻简高效配套技术体系。鉴于此,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中浙2优12为供试材料,设置头季稻收割成熟度75%、80%、85%、90%、95%、100%共6个处理,对其再生稻生育期、根系活力、分蘖动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进程加快,但收割时间较早的处理其生育期亦相应提前,水稻完熟期稻株的根系活力(发根数和伤流量)较蜡熟期强,适当推迟收割时间更有利于再生稻株的生长发育。随着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的提高,头季稻产量随之提高,再生稻产量先升后降,两季稻产量以头季稻成熟度为85%和90%时收割这2个处理较高(分别为12035.58 kg/hm^(2)和12049.50 kg/hm^(2))。在该试验条件下,头季稻以成熟度达85%~90%时为适宜收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作 头季稻 再生稻 收割成熟度 生育期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坑沟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的示范推广及存在问题分析——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16
作者 金旺 陈爱秋 杨澜 《广西农学报》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旨在促进稻鱼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坑沟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示范推广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全县示范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达5507 hm2,稻鱼总产值达2.9亿元,实现贫困... 旨在促进稻鱼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坑沟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示范推广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全县示范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达5507 hm2,稻鱼总产值达2.9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除“稻+鳖”“稻+鳅”综合种养模式水产品的净产值明显高于稻谷之外,坑沟式“优质稻+再生稻+鱼”“稻+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水产品的净产值与稻谷相当。然而,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存在用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稳定性差等问题。推广应用“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可实现稻田纯收益翻番。加强培训指导、市场监管、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等,是突破当地稻鱼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瓶颈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示范推广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三江大糯”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旺 吴清德 +3 位作者 潘启秀 杨月策 龙旭 石朝和 《广西农学报》 2007年第5期84-87,共4页
对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糯稻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糯米及其制品的市场前景以及当地糯稻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 糯稻 现状 开发 措施
下载PDF
稻鱼共作模式下头季稻施氮量对全年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旺 陈爱秋 +1 位作者 杨澜 李明灌 《广西农学报》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明确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的适宜施氮量,为进一步优化“优质稻+再生稻+鱼”优质高效配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壮香优1205”为试验品种,设置N 0 kg/hm^(2)、N 90 kg/hm^(2)、N 120 kg/hm^(2)、N 150 kg/hm^(2)和N 18... 【目的】明确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的适宜施氮量,为进一步优化“优质稻+再生稻+鱼”优质高效配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壮香优1205”为试验品种,设置N 0 kg/hm^(2)、N 90 kg/hm^(2)、N 120 kg/hm^(2)、N 150 kg/hm^(2)和N 180 kg/hm^(2)5个不同施氮组,进行稻鱼共作模式“优质稻+再生稻+鱼”头季稻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对头季稻、再生稻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观察记载、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肥料的投入跟产出并非直线关系,当肥料的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效益反而递减,以施N 150 kg/hm^(2)、N∶P_(2)O_(5)∶K_(2)O=1.0∶0.4∶1.0的处理组产量最高,为8404.2 kg/hm^(2),增产率高达21.0%,其纯收益亦最高,每公顷为20960.1元,施肥效果最佳。【结论】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生产上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合理搭配磷肥、钾肥,以节本增效和降低对水土的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N 150 kg/hm^(2)、N∶P_(2)O_(5)∶K_(2)O=1∶0.4∶1为“优质稻+再生稻+鱼”种养模式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作 头季稻 再生稻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三江县乡土茶叶经纪人生存状况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静 金旺 伍彦知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叶产业 乡土 管理 人生 茶园面积 品种结构 总产值
下载PDF
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旺 《科学种养》 2009年第1期12-13,共2页
在我区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农技部门多年来的努力,杂交水稻已实现单产600千克,但如何突破单产800千克则是近年来水稻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连续探索多年之后,一种全新的栽培理念——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美国康... 在我区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农技部门多年来的努力,杂交水稻已实现单产600千克,但如何突破单产800千克则是近年来水稻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连续探索多年之后,一种全新的栽培理念——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Normanup—Hoff教授对马达加斯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提炼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超高产 美国康奈尔大学 立体 高产栽培技术 马达加斯加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