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4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与大数据结合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8
1
作者 吴佩琪 刘再毅 +2 位作者 黄燕琪 梁长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4-558,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基因组学(genomics)为代表的各种组学层出不穷,在影像医学方面,影像组学(radiomics)也正式加入了组学大家庭。同时,我们也迈入了大数据(bigdata)时代,各种信息呈爆炸式增长,
关键词 影像医学 科学技术 基因组学 大家庭
原文传递
湖南乡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3
2
作者 周国华 刘畅 +3 位作者 唐承丽 贺艳华 吴佳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75-2489,共15页
认知乡村生活质量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既是新时代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内容,也是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以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构建由6个维度组成的乡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探索... 认知乡村生活质量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既是新时代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内容,也是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以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构建由6个维度组成的乡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研究湖南乡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乡村生活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并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态势;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HH区和LL区在空间上集聚格局明显,显著HH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和周边临近县域,显著LL区主要分布在大湘西地区;影响湖南乡村生活质量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为人均GDP、城镇化水平、离省会城市距离、海拔,次重要因素为坡度、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农村非农劳动力占比、农业机械总动力。振兴乡村,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应在充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把乡村产业振兴和经济振兴放在优先的位置,应积极改善广大乡村地区的互联互通条件,促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质量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地理探测器 湖南省
原文传递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2
3
作者 戴娜 +1 位作者 胡晶 迎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9,共5页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q...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临床方面的体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肌肉 子宫脱垂 痰湿 肌痹 疳证
原文传递
百合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封士 +1 位作者 王敏 焦克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611-612,共2页
从百合花中分得3个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UV,MS, ̄1HNMR和 ̄(13)CNMR光谱法鉴定,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豆甾醇,大黄素。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百合花 谷甾醇 豆甾醇 大黄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论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 被引量:53
5
作者 周国华 戴柳燕 +2 位作者 贺艳华 谭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2-251,共10页
乡村多功能理论是对乡村价值进行再认知的新范式,是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新视角。乡村聚落是承载乡村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乡村多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该研究基于乡村多功能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理论认知,系统梳理中国乡村多功能演化... 乡村多功能理论是对乡村价值进行再认知的新范式,是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新视角。乡村聚落是承载乡村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乡村多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该研究基于乡村多功能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理论认知,系统梳理中国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基本态势,探讨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相互作用机理。乡村多功能演化是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不断分化与重新整合的过程,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力量的共同驱动下,乡村地域经历了弱功能低水平—功能分化发展—功能冲突—多功能高水平协同发展等4个阶段。乡村聚落转型呈现五大基本趋势,即聚落总体规模缩减、聚落布局的集聚与收缩、聚落体系的层次化与网络化、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聚落景观多元化与功能复合化等。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是双向耦合的2个过程,共同驱动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功能 聚落 转型发展 互动机理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52
6
作者 黄燕琪 马泽 +3 位作者 梁翠珊 梁长虹 刘再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2,297,共5页
目的 CT是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其对不典型病灶的鉴别诊断仍有较大的经验依赖性,而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定量的图像描述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 目的 CT是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其对不典型病灶的鉴别诊断仍有较大的经验依赖性,而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定量的图像描述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其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34例,血管瘤(HEM)60例,肝细胞肝癌(HCC)6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44例,转移瘤(MET)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以Ma Zda软件生成CT图像的纹理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进行各组病灶的判别。结果 258例患者中,基于增强CT图像的纹理分析对于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错判率(4.26%~37.80%)低于基于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9.57%~39.02%)。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错判率最低(13.57%);对于FNH与HEM的鉴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效果相当(错判率为4.26%);对于恶性肿瘤间的鉴别纹理分析错判率相对较高,若于恶性肿瘤间两两鉴别则错判率可降低(错判率最低为HCC与MET,约11.67%)。结论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作为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尤其是FNH与HEM、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恶性病灶间的两两鉴别;其中基于三期增强扫描的纹理分析较基于平扫图像者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结节病 肝肿瘤 血管瘤 肝细胞 胆管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7
作者 闫乾胜 杨婕 +4 位作者 李华民 曹坳程 陈庆华 文永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就危害极大的外来恶性毒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及利用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综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提供更多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乡村吸引力的概念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7
8
作者 戴柳燕 周国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184,共8页
乡村吸引力是一个新概念,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相关基础理论,文章提出乡村吸引力的概念,阐述了乡村吸引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性,通过全面分析乡村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乡村吸引力的形成机制。文章认为:乡村吸引力是乡... 乡村吸引力是一个新概念,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相关基础理论,文章提出乡村吸引力的概念,阐述了乡村吸引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性,通过全面分析乡村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乡村吸引力的形成机制。文章认为:乡村吸引力是乡村地域系统吸引人口、产业、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向乡村地域集聚的一种潜在能力或力量;乡村吸引力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级性和多样性;乡村吸引力是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生态、产业经济、居住生活、社会文化、设施感知与政策制度等六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城市推力-乡村拉力、城市拉力-乡村推力和城乡中介力"五力"双向综合作用,共同驱动乡村吸引力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吸引力 概念 形成机制 乡村地理学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情结
原文传递
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竹红 +1 位作者 屠鹏飞 侯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1-228,共8页
龙血树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学成分。本属部分植物木质部分泌出的树脂在各产地均做药用 ,具有抗炎止痛、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止血等多种药理活性 ,并可作为中药“血竭”的代用品。
关键词 龙血树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FLUTAX法显示纤毛虫微管胞器的改良 被引量:24
10
作者 曾红 +3 位作者 沈洁 牛延宁 娄慧玲 顾福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参考Arregui等报道的方法的基础上,对紫杉醇荧光染色(FLUTAX)显示纤毛虫细胞微管胞器的流程进行了改进,对其中一些试剂的配方作了调整,改进了多聚赖氨酸涂布玻片、皂苷孵育、多聚甲醛固定和Triton X-100渗透等步骤。
关键词 纤毛虫 微管胞器 FLUTAX方法
下载PDF
紫茎泽兰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翀 林慧龙 +1 位作者 曹坳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30,共11页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首先通过ENFA对环境因子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后的环境因子以及当前及A1b情景的未来气候数据,根据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紫茎泽兰的潜在分布,并使用ROC曲线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的分布区以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为主;未来A1b情景下,易入侵等级(入侵概率为0.6-1.0)的区域面积将会由当前的12.82km^2增加至2080s的21.30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61km;而其中高入侵概率等级(入侵概率为0.8-1.0)的区域面积将由当前的0.42km^2增加至2080s的0.91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178.66km。根据当前及未来A1b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潜在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入侵等级区域采取相应的防除治理措施,将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入侵 紫茎泽兰 生态位模型 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 最大熵模型(MaxEnt)
下载PDF
达乌里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婕 马骥 +1 位作者 周东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麻花秦艽 化学成分 《中国药典》2005年版 基原植物 常用中药 祛风湿方剂 Pall 原药材 龙胆属 龙胆科
下载PDF
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宋居宇 姜卫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78,共13页
通过对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参考意见。选取江苏省726处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不平衡指数等ArcGIS... 通过对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参考意见。选取江苏省726处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不平衡指数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SPSS相关性分析技术,以旅游资源类别为分类依据,研究分析江苏星级乡村旅游区的具体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可划分为农园型、村庄型、农园+村庄复合型3大类;2)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在空间上呈均匀型分布,其他星级和各类型乡村旅游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集中化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苏南苏中地区;3)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在空间分布上呈轻度不均衡,在苏南苏中地区形成高密度聚集区、次高密度聚集区,苏北主要为低密度聚集区;4)各星级乡村旅游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20~40km区域范围内。结论得出:经济水平、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导向以及交通条件等是影响江苏省各星级乡村旅游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此,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区发展问题提出讨论: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苏中苏北地区;2)强化整合集聚发展,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3)重点推进升级发展,促进低星级向高星级乡村旅游区升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区星级 旅游区类型 集聚类型 江苏省
下载PDF
紫茎泽兰挥发性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田宇 侯婧 +2 位作者 吴建平 曹坳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采用索氏提取器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对采于不同时间、不同产地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得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采用索氏提取器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对采于不同时间、不同产地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得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因提取方法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如贵州紫茎泽兰叶中的α-红没药醇用索式提取器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99%和7.55%;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产地及不同植物器官的化学组份及相对含量也具有明显差异,如姜黄烯(gurcumene)在不同紫茎泽兰叶或种子中的相对含量在0.41%-5.23%之间。初步的抑菌试验表明:紫茎泽兰挥发油提取液在浓度为3 000mg/kg时对4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0%,其中对番茄灰霉菌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58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核磁共振定量法在化学对照品标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才煜 宁保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924,共6页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多个化学对照品的含量,并与质量平衡法等其他手段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建立绝对含量测定方法对多个化学对照品的候选原料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测定的结果进...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多个化学对照品的含量,并与质量平衡法等其他手段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建立绝对含量测定方法对多个化学对照品的候选原料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核磁定量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有2类:对于无法溯源的首批对照品的赋值,起到了对质量平衡法结果的佐证作用,并通过对核磁谱图的定性分析,找到核磁定量法、质量平衡法与HPLC外标法等其他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不匹配的原因;对于含多组分对照品,利用核磁技术可同时对多组分定性定量的优势,可分别测定对照品原料中残留溶剂、盐基和异构体等含量,弥补了一些色谱等方法的不足之处。结论:核磁共振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为对照品辅助定值增加新的重要常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化学对照品 含量测定 双甲酚磺酸铵 尼莫地平杂质Ⅰ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原文传递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岳祥军 +3 位作者 陈耀祖 潘宣 吴勇杰 唐富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7-69,共3页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何兰,岳祥军,陈耀祖潘宣,吴勇杰,唐富天(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兰州医学院药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木栓酮,甲氧基亚甲基木栓烷,木栓甲醛,羟甲基木栓烷,乙酰氧甲基木栓烷,抗炎活性木栓...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何兰,岳祥军,陈耀祖潘宣,吴勇杰,唐富天(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兰州医学院药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木栓酮,甲氧基亚甲基木栓烷,木栓甲醛,羟甲基木栓烷,乙酰氧甲基木栓烷,抗炎活性木栓酮具有抗炎活性及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栓酮 紫菀属 化学结构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广西血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申秀民 王竹红 +2 位作者 陈程 屠鹏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目的 对广西血竭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色谱 ,制备 TL C,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 ,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广西血竭中分离并鉴定了 6个脂溶性化合物 ,分别为 :1,2 ,4 ,5 -... 目的 对广西血竭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色谱 ,制备 TL C,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 ,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广西血竭中分离并鉴定了 6个脂溶性化合物 ,分别为 :1,2 ,4 ,5 -四氯 - 3,6 -二甲氧基苯 ( )、胆甾 - 4α-甲基 - 7-烯 - 3β-醇 ( )、胆甾 - 4α-甲基 - 7-烯 - 3-酮 ( )、正二十六烷 ( )、胆甾 - 7-烯 - 3β-醇 ( )、胆甾 - 7-烯 - 3-酮 ( )。结论 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血竭 正二十六烷 胆甾-7-烯-3β醇 胆甾-7-烯-3-酮
下载PDF
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茂雄 凡瞿明 +2 位作者 郭晓 张国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2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6例感染患儿及30例体检儿童血清以CRP、PA的含量。结果:(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PA明显降低,CRP则...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6例感染患儿及30例体检儿童血清以CRP、PA的含量。结果:(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PA明显降低,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2)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PA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儿童急性感染时,血清中CRP、PA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动态观察其含量变化对疾病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性疾病 血清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临床意义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下载PDF
不同腌制添加剂对咸蛋腌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舟 马美湖 +1 位作者 武小芬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为了提高咸蛋品质,采用8组不同的腌制添加剂腌制咸蛋,以质量分数18%的饱和食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对咸蛋腌制时微生物变化情况,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蛋内NaCl含量,水分含量,蛋黄油渗出率,蛋清、蛋黄质地结构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咸... 为了提高咸蛋品质,采用8组不同的腌制添加剂腌制咸蛋,以质量分数18%的饱和食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对咸蛋腌制时微生物变化情况,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蛋内NaCl含量,水分含量,蛋黄油渗出率,蛋清、蛋黄质地结构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咸蛋进行综合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8%饱和食盐水,0.05%山梨酸钾和0.02%双乙酸钠腌制效果最好,蛋内和腌制液中几乎不含微生物;蛋内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其中蛋清中为3.91mg/100g,蛋黄中为4.55mg/100g,且煮熟后无黑圈蛋等劣变蛋出现。加入添加剂,可以促进盐的渗透,降低蛋内水分含量,增加蛋黄出油率,而对质构、蛋白质等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 腌制添加剂 微生物 理化特性 品质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鉴别普伐他汀钠片及其原料药晶型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耿颖 程奇蕾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建立全覆盖抽样的普伐他汀钠片的近红外光谱法一致性检验模型,考察制剂工艺的差别和原料药晶型的差异,通过稳健、准确、代表性强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模型实现普伐他汀钠片的快速检验和筛查。方法对评价性抽验抽取的5个企业中的4个共6... 目的建立全覆盖抽样的普伐他汀钠片的近红外光谱法一致性检验模型,考察制剂工艺的差别和原料药晶型的差异,通过稳健、准确、代表性强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模型实现普伐他汀钠片的快速检验和筛查。方法对评价性抽验抽取的5个企业中的4个共65批样品建立普伐他汀钠片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并对4个厂家的原料药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4个厂家普伐他汀钠片剂的近红外一致性模型,预测成功率均为100%;4种原料药和1种无定型粉末的近红外光谱图显示不同晶型光谱图具有差异。结论近红外光谱法能够用于快速鉴别质量工艺稳定的普伐他汀钠片产品,对制剂工艺进行考察,并能够区分不同晶型的原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钠片 原料药 一致性 近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