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测定大豆中植酸评价某些矿物质的可利用性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酸又名六磷酸肌醇,它对金属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大豆中含有一定量的植酸可与金属离子,蛋白质等形成复合物。
作者
曹柳青
潘海涌
机构地区
徐州市彭城大学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共3页
Food Science
关键词
大豆
发芽
植酸
测定
矿物质
分类号
TS214.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永建.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食疗[J]
.中国保健营养,1999(12):38-39.
被引量:2
2
徐茂军,乐培思,杜伟.
紫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5):12-17.
被引量:17
3
徐茂军.
食品中铁价态测定方法[J]
.食品科学,1994,15(4):53-56.
被引量:9
4
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秦慧生,王朝旭.
大豆影响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的综合研究[J]
.营养学报,1989,11(4):305-310.
被引量:4
5
吴谋成,袁俊华.
植酸的毒理学评价和食用安全性[J]
.食品科学,1997,18(2):46-49.
被引量:28
6
张梅申,熊晓辉,沈爱光,沈昌.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1997,18(5):3-7.
被引量:32
7
王志海,李玉振,宋世廉.大豆的脂肪氧化酶与正己醛含量的关系[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8(03).
被引量:1
8
郦伟章.植酸及其应用[J]今日科技,1988(04).
被引量:1
9
王光亚主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10
郝维善.
人类肠道中的重要生理性细菌——双歧杆菌[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1):116-123.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
2
1
励建荣,顾振宇,冯成汉.
用酶去除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1997,12(2):15-20.
被引量:13
2
徐茂军,杜修桥,包开洪.
发芽处理对大豆中铁化学状态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2002,17(5):48-5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励建荣,岑沛霖,邱利焱.
生物技术在中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J]
.科技通报,2000,16(z1):99-106.
2
励建荣.
中国传统豆制品及其工业化对策[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1):41-44.
被引量:32
3
游勇来,陈中.
绿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子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5):8-10.
被引量:2
4
王洪新,娄在祥.
菜用豆毒素及中毒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33-7735.
被引量:13
5
苗颖,马莺.
发芽方法去除大豆中植酸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8):49-51.
被引量:3
6
鲍宇茹,魏雪芹.
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概况[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6(9):20-23.
被引量:17
7
励建荣,顾振宇,于平,梁新乐,岑沛霖,夏黎明.
大豆凝血素的灭活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1999,14(2):48-51.
被引量:6
8
谷春梅,曲洪生,韩玲玲,宋鑫秀,秦贵信.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J]
.农产食品科技,2011,5(3):83-85.
9
孙冰华,郭祯祥.
发芽豆类组分变化及营养特性[J]
.粮食与油脂,2011,24(11):10-13.
被引量:3
10
顾振宇,励建荣,于平,梁新乐,岑沛霖.
大豆致甲状腺肿素去除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0,15(1):33-36.
被引量:8
1
董德建.
食品中可利用赖氨酸受加工过程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8,20(4):45-47.
被引量:1
2
马丹,岳喜庆,赵晓燕,马越.
可食性膜在肉制品保鲜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126-129.
被引量:18
3
四种食物不宜与猪肉同食[J]
.乡镇论坛,2013(25):46-46.
4
大豆羊肝香菜牛肉别与猪肉同食[J]
.重庆国土房产,2012(1):61-61.
5
牛龙江,杨金海,谢明.
浅谈乳清蛋白及低聚糖在酸牛奶中的可利用性[J]
.中国乳品工业,2005,33(6):54-55.
被引量:10
6
章中.
超高压处理对蔬菜抗氧化活性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可利用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2008,29(5):41-43.
被引量:4
7
罗惠波,崔德宝,卫春会,徐军.
大曲中淀粉可利用性研究[J]
.酿酒科技,2008(4):52-53.
被引量:1
8
董德建.
食物蛋白质中的可利用赖氨酸的测定[J]
.黑龙江粮油科技,1998,9(3):14-16.
9
农皓如,唐艳,李玲,林波,曾庆坤,谢芳.
低酸度酒精阳性水牛乳制备干酪的可利用性研究[J]
.轻工科技,2013,29(4):18-19.
被引量:2
10
丁杰,何锡阳,赵俊生.
溶剂法提取天然辣椒红色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3805-13806.
被引量:6
食品科学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