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局限性以及完善
被引量:10
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参考文献11
1 Alternate Dispute Resolutions ("ADR") refers to a variety of procedures for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Common to all ADR procedures is the word alternate. Each ADR procedure is an alternative to court adjudication. By Gary H. Barnes. 被引量:1
2 沈恒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M],2005.
3 www2..zzu.edu.cn/lawc/Article_Show.asp?ArticlelD= 165,2006年2月16日登录. 被引量:1
4 范愉..ADR原理与实务[M],2002.
5 岑雅衍,金一波.ADR的法律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8(3):96-102. 被引量:10
6 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 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33.
7 宁杰.ADR热的冷思考[J] .法律适用,2005(2):21-23. 被引量:15
8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被引量:1
9 Texas ADR Act, Texas Civil Practice &Remedies Code Chapter 154,Ahemative Dispute Rrocedures. 被引量:1
10 范愉.“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1999年)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9
1 程波.ADR存在的制度原理及借鉴意义分析[J] .求索,2004(9):82-84. 被引量:6
2 张居盛.ADR与我国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J] .政法学刊,2004,21(4):3-5. 被引量:5
3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被引量:3
4 罗伯特森.《社会学》[M].,.第155页. 被引量:1
5 [美]史蒂史·苏本 蔡彦敏 徐卉译.玛格瑞特·伍,《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223页. 被引量:1
6 何兵.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 .中外法学,2002,14(1):1-44. 被引量:57
7 杜闻.论ADR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的意义[J] .政法论坛,2003,21(3):151-156. 被引量:47
8 蔡从燕.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8-11. 被引量:12
9 易航帆.ADR程序群及其启示[J] .中国司法,2004(5):18-2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23
1 李章军.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之研究[J] .河北法学,2004,22(12):91-95. 被引量:7
2 李改华.浅议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J] .中国商界,2008(9):198-198.
3 黄文.经济纠纷解决的利益机制分析[J] .软科学,2006,20(3):46-49. 被引量:1
4 沈明磊,王淳.诉调对接之路的理论与实践——江苏法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结与思考[J] .人民司法,2006(11):22-27. 被引量:10
5 刘晓红.构建中国本土化ADR制度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07,25(2):36-40. 被引量:24
6 许红霞.审判内外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关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2):127-130.
7 蓝宇,刘瑾.我国建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设想[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50-51.
8 天津市检察机关联合课题组,白春安,元静.涉诉信访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 .法学杂志,2009,30(2):92-94. 被引量:11
9 蓝宇,刘瑾.在我国建构ADR机制的必要性及相关设想[J]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0(3):44-48. 被引量:2
10 周长军,裴振宇.涉刑信访的现实困境与诉讼解决路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45-5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2
1 钱大军.组织与权威:人民调解的兴衰、重振和未来发展逻辑[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28-42. 被引量:21
2 崔梦豪.行政复议变更决定的异化与回归[J] .法学,2021(4):180-192. 被引量:5
3 胡佳佳.浅议律师在ADR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2007(3):547-548. 被引量:3
4 叶必丰,徐键,虞青松.行政裁决:地方政府的制度推力[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2):5-19. 被引量:22
5 常怡.民事程序价值之管见[J] .现代法学,1999,21(2):13-18. 被引量:27
6 王蕾.法的宏观整合与非诉讼机制的微观调节[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8-9. 被引量:2
7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 .中国司法,2004(10):55-62. 被引量:97
8 蔡虹,刘加良.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法保护论纲[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8-21. 被引量:10
9 曾长进,苏敏.乡土社会的“无讼”文化:一个法社会学解释[J] .社会,2001,21(8):21-23. 被引量:6
10 赵蕾.乡土社会民事诉讼法的局限性——从调解制度存在的法律文化基础视角分析[J] .研究生法学,2005,20(1):94-9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0
1 梅扬.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视域中行政复议制度的双重面相[J] .法学家,2023(5):41-55. 被引量:6
2 谭和平,皮修平.乡土纠纷解决机制之思考[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46-50.
3 李海明,明海荣.ADR程序参与人司法豁免权探析——由美国ADR实践相关判例开展[J] .唯实,2010(1):70-73.
4 胡其芬.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思考——以余杭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探索为视点[J] .法制与经济,2010,19(6):119-121. 被引量:1
5 李海明.ADR程序参与人司法豁免权探析——由美国ADR实践相关判例展开[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2(2):82-85.
6 曹吉锋.弱势群体ADR保护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12):814-815.
7 申素平,陈瑶.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适用[J] .中国高教研究,2017(1):64-69. 被引量:7
8 程月.调解方式解决税收代位权纠纷的必要性[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22(10):154-156.
9 郭永超.完善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3(3):25-28.
10 陈奎,汪天旋.本土视野下的纠纷解决机制探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4):177-179.
二级引证文献14
1 孙悠夏,刘亦艾.我国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定位及法理基础[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2):75-84. 被引量:7
2 类延村,李玉玲.中小学学生申诉机制研究——以S市为例[J]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1):73-100.
3 谭晶,胡丹.引入申诉机制持续改进考核质量[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2):47-48.
4 芮振华.我国高校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成、局限及其克服[J] .东方法学,2020(5):131-139. 被引量:8
5 周航.走出受教育权民事救济的理论迷思[J]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6):33-39. 被引量:3
6 芮振华.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完善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22(8):96-101. 被引量:5
7 施卫华.结构功能视角下研究生权利保障路径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5):42-47.
8 黄学贤.新《行政复议法》中的变更决定及其完善[J] .法学评论,2024,42(1):143-149. 被引量:1
9 马怀德.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制度创新——《行政复议法》修订解读[J] .法学评论,2024,42(2):1-10. 被引量:2
10 王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视域中行政道歉的实体法律规范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4,38(2):77-84.
1 王昕.浅议ADR在我国基层法院广泛运用的可行性[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12):57-58.
2 李卫国.和谐社会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J] .湖北社会科学,2006(8):137-139.
3 佚名.“宪告”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去律吗?[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5,0(23):49-49.
4 “公务员”的由来[J]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2009(10):39-39.
5 马丽艳.浅谈伊斯兰教法中的彩礼[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102-105.
6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从庭前调解到ADR——东营中院探索多元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调查[J] .人民司法,2005(9):46-49. 被引量:1
7 刘晨晔,杨红柳.波普尔国家权力观批判[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6):1-9.
8 暴婕,张庆东.大陆法律强势公证制度与ADR的内在契合——对公证调解职能的再认识[J] .中国公证,2008(7):36-40. 被引量:4
9 刘敏,李春方.国际私法中ADR概念在我国国际私法领域的体现[J] .法制与社会,2007(3):211-212.
10 侯志彬.浅谈医疗纠纷中一种新的解决方式——代替性解决方式[J] .科技风,2011(17):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