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China Fruits
参考文献4
1 孙清荣,孙洪雁,赵红军.中国樱桃抗病毒选系试管苗生根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0,27(1):57-58. 被引量:12
2 李丰年,许林兵,黄秉智,杨护,曾惜冰,钟明.香蕉组培苗大田变异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南方果树,1996,25(1):39-40. 被引量:6
3 O Perez-Tornero, J M Lopez. J Egea, et al. Effect of basal media and growth regulators on the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apricot (Prunus armenica L ) cv. Canino. J of Hortic. Sci. & Biotec. , 2000, 75 (3):283-286. 被引量:1
4 Iona Sni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 Canino’ apricot. HortScience, 1984. 19 (2):229-23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
1 Shi Yinping,Acta Horticulturae,1997年,472卷,27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
1 吴伟怀,郑肖兰,郑服丛.香蕉组培苗变异的原因、防止及其利用研究综述[J] .中国南方果树,2007,36(4):31-34. 被引量:6
2 邹娜,徐楠,曹光球,林思祖,林庆良.福建山樱花试管苗生根条件的优化[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26-29. 被引量:20
3 杨桦,吴云锋,严勇敢,付宏岐,杨铭,王雅丽,周靖华,杨少雄.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PCR检测技术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S1):9-11.
4 张守江,孙国员.组织培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1,24(5):26-30. 被引量:2
5 宋刚,徐银,宋金耀,黄小忠,谢正林.蓝莓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89-91. 被引量:16
6 张健夫,赵忠伟.酸枣组织培养及快繁的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2):1512-1514. 被引量:5
7 孙清荣,孙洪雁.诱导樱桃试管苗生根的研究[J] .落叶果树,2000,32(4):5-6. 被引量:4
8 孙清荣,刘庆忠,赵红军.酸枣的组织培养与快繁[J] .落叶果树,2001,33(6):1-2. 被引量:9
9 李艳,王青,李英慧,王火旭.正交设计在黄金鱼花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园艺学报,2001,28(6):570-571. 被引量:16
10 于晓英,张秋明,易干军,霍合强,谭卫萍,李典范.香蕉种质资源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与分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3):206-210.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61
1 孙清荣,孙洪雁.仁用杏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28-628. 被引量:6
2 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王国彬,祝展平.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0,27(z1):481-486. 被引量:120
3 孔祥生,张益民,张妙霞.柿树试管繁殖的研究[J] .植物学报,1992,39(S1):11-12. 被引量:9
4 刘娟,廖康,曼苏尔.那斯尔,曹倩,江振斌,贾杨.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南疆杏种质资源核心种质[J] .果树学报,2015,32(3):374-384. 被引量:20
5 郭生武,赵忠,张存旭.大扁杏离体腋芽增殖和生长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31-33. 被引量:5
6 张启香,方炎明,张晓平.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3):38-40. 被引量:37
7 丰锋.龙眼组织培养褐变抑制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49-51. 被引量:12
8 赵玲.杏优良新品种:凯特杏[J] .农村新技术,2001(2):30-30. 被引量:1
9 张满让,韩明玉,王西玲,田玉命,王淑莉,王安柱,朱晓蓉.影响早熟油桃胚培养的几个因子[J] .果树学报,2004,21(4):382-384. 被引量:14
10 刘用生,李友勇.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217. 被引量:190
引证文献6
1 田毅,王艳,赵宇瑛.凯特杏愈伤组织的诱导[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0-11. 被引量:4
2 邹英宁,吴强盛.果树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及其抑制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7,4(3):47-50. 被引量:9
3 邹英宁,李国怀,吴强盛.中国李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抑制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6):508-512. 被引量:8
4 孙清荣,王金政,薛晓敏,关秋竹,孙洪雁.极早熟李品种“红美丽”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3):146-148. 被引量:3
5 谢晓婷,郭明星,许竹叶,代丽娟,郝风顺,冯建荣.‘小白杏’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体系的优化[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12):6-10. 被引量:2
6 冯莎莎,姚太梅,郑志新,刘畅,黄曼.杏扁品种‘优一’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5):41-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8
1 刘艳红,房经贵,陶建敏,章镇.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选用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3-49. 被引量:4
2 曹昆,李霞.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不定芽诱导研究进展[J] .江苏林业科技,2008,35(5):43-48. 被引量:40
3 段艳欣,郭文武.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117-120. 被引量:8
4 王小敏,吴文龙,李海燕,于盱,李维林.黑莓外植体褐化影响因素分析及适宜培养条件筛选[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18(3):63-68. 被引量:11
5 阎丽娜,李霞.不同粳稻品种成熟胚诱导过程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的比较[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103-109. 被引量:5
6 张丽杰,周强,王强恩,王芝恩.杏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5):53-59. 被引量:3
7 邹英宁.不同光质对中国李“海湾红宝石”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1,38(2):107-109. 被引量:3
8 王纪忠,蒋婷婷,朱丽丽,朱琪,欧鹏.植物组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66-167. 被引量:8
9 韩晓莹,陈红.贵州酥李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1):63-67. 被引量:3
10 谢志亮,吴振旺.木本植物组培褐化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2013,42(5):42-46. 被引量:37
1 温林柱.几个仁用杏品种经济性状的评价[J] .北方果树,1992(3):40-41.
2 李雪梅.大同市仁用杏栽培技术[J] .山西林业,2005(6):21-21.
3 杨向娜,魏安智,杨途熙,郑元.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3):30-33. 被引量:55
4 景淼,李宁,李大威.水肥处理对仁用杏新品种木瓜杏生长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1):46-48. 被引量:2
5 赵天雪.几种食用杏在甘肃张掖地区的栽培表现[J] .防护林科技,2013,26(11):59-60.
6 王宝平.仁用杏的经济价值及商品化处理[J] .农产品加工,2007(11):39-40. 被引量:2
7 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张林平.几个仁用杏品种枝条组织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1):48-50. 被引量:32
8 姬延伟,李红苍,王丽,梁臣.适宜豫西的仁用杏品种及栽培技术[J] .北方果树,2011(3):21-23.
9 马建玲,马建成.仁用杏品种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2,25(5):34-36. 被引量:3
10 彭伟秀,杨建民,张芹,王保柱,马黎明,邓有红,吴颖鑫.杏花器官组织抗寒性研究[J] .果树学报,2002,19(2):108-110. 被引量: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