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均变论在今天:板块构造是了解过去的钥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在是了解过去的钥匙”,这是 J.郝屯于1788年提出的均变论范式。他在1795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地球理论》前两卷。在第二卷的总结中他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下一步我将检验该理论矿物学等方面的论据。”但他并未能在逝世(1797年)前出版他计划中的第三卷。直到1899年,地质学会出版了《地球理论》第三卷,由 A.Geikie。编辑并编了索引。c。
作者
B.F.Windley
金性春
出处
《海洋地质译丛》
1993年第6期58-68,共11页
关键词
板块构造
造山带
地壳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志强,李江海.
现代造山带和古老造山带的对比研究—均变论的修正[J]
.地质科学,2001,36(1):22-22.
2
游振东.
均变论沉思录——写在莱伊尔“地质学原理”发表160周年[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17(S1):26-30.
被引量:2
3
安延恺,李汉瑜.
由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变探讨构造对沉积的控制[J]
.沉积学报,1991,9(1):20-26.
4
王建华.
板块学说与均变论[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1996(1):17-21.
被引量:1
5
李盛龙.
对上帝的背叛——现代地质学之父詹姆斯·赫顿[J]
.中国青年科技,2003(1):20-21.
6
黄大信.
地质历史上的几次灾变[J]
.地理教学,1995(6):5-7.
7
杜涉.
科学历程[J]
.百科知识,2016,0(11):56-56.
8
王成文.
地层学的过去、现状及未来[J]
.世界地质,1995,14(2):1-8.
被引量:2
9
Andrew Y. Glikson(GeoSpectral Research, PO. Box 3698, Weston, A.C.T.2611, Australia).
前寒武纪突发事件与小行星/彗星碰撞的联系——地球科学中灾变观的重现[J]
.地学前缘,1997,4(3):23-46.
被引量:1
10
任纪舜,徐芹芹,邓平,肖黎微.
构造旋回与大地构造年表[J]
.地球学报,2016,37(5):528-534.
被引量:14
海洋地质译丛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