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膜孔灌技术田间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膜孔灌技术是一种集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文章在阅读和分析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膜孔灌技术田间试验研究进展,全面分析总结了膜孔灌的节水、增产效果、农作灌溉制度等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作者
贾丽华
费良军
机构地区
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第24期45-46,131,共3页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关键词
膜孔灌
节水效果
增产效果
灌溉制度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1
买自珍,蒋儒龄,袁丕成,陆俊武,佘萍,李明芳,陈永葆,张建兴,杨琳,赵佰图.
宁夏中部扬黄灌区地膜玉米膜孔灌溉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2):53-58.
被引量:4
2
高真伟,闫滨,闫胜利,姜韬.
水稻膜孔灌节水增产效果的田间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1,17(3):71-73.
被引量:5
3
张光辉,朱立选.
渭北旱塬膜上灌小麦研究初报[J]
.水土保持研究,1999,6(1):64-67.
被引量:8
4
李方红,李援农,王增红,张智韬.
膜孔灌溉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27-131.
被引量:7
5
宋春联,周立奎.
覆膜大豆膜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3):62-63.
被引量:8
6
董玉云,费良军.
膜孔灌充分供水点源入渗研究进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200-203.
被引量:12
7
刘玉洁,李援农,李方红,贾永山.
膜孔灌溉条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6):63-65.
被引量:7
8
费良军,贾丽华.
膜孔灌肥液入渗氮素运移特性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451-456.
被引量:4
9
穆丽君,陈海军,裴连海.
花生膜上灌节水增产机理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7,13(3):89-92.
被引量:5
10
张薇,司徒淞,王和洲.
麦棉套种膜上灌溉节水增产机理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6,12(3):60-6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1
1
费良军,吴军虎,王文焰,丁新利,张江辉.
充分供水条件下单点膜孔入渗湿润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137-140.
被引量:33
2
郎景波,陈士钧,姜腾飞.
黑龙江省旱田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综述[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30(4):29-30.
被引量:2
3
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赵茜.
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17(1):52-56.
被引量:3
4
宋春联,周立奎.
覆膜大豆膜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3):62-63.
被引量:8
5
李久生,张建君,饶敏杰.
滴灌施肥灌溉的水氮运移数学模拟及试验验证[J]
.水利学报,2005,36(8):932-938.
被引量:55
6
董玉云,费良军.
膜孔灌充分供水点源入渗研究进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200-203.
被引量:12
7
李援农,刘玉洁,李芳红,费良军.
膜上灌水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60-63.
被引量:20
8
朱兴华,费良军,吴军虎.
单膜孔肥液点源入渗水分特性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6):6-9.
被引量:11
9
董玉云,费良军,穆红文.
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运移特性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70-73.
被引量:10
10
门旗,米孟恩,陈祖森.
膜孔灌溉评价方法的研究[J]
.灌溉排水,1996,15(1):29-33.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53
1
阮俊梅,宋振伟,王全辉,王利.
中国农田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与技术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98-102.
被引量:6
2
吕勋博,王溥泽.
膜下滴灌玉米最适土壤含水率试验研究[J]
.内蒙古水利,2022(10):21-23.
3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11(20):51-57.
4
张永玲,成自勇,肖让.
河西内陆灌区春小麦、玉米膜上灌水技术和地膜覆盖效应试验[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1):59-64.
被引量:8
5
刘玉洁,李援农,李方红,贾永山.
膜孔灌溉条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6):63-65.
被引量:7
6
李援农,李方红,雷雁斌,费良军.
膜孔沟灌条件下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5):84-87.
被引量:8
7
费良军,董玉云,朱兴华.
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78-81.
被引量:23
8
穆红文,费良军,雷雁斌.
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硝态氮运移特性试验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2):63-66.
被引量:12
9
薛雁,李援农,杜子龙.
膜缝沟灌入渗规律及模型研究[J]
.人民黄河,2007,29(5):45-47.
被引量:1
10
费良军,贾丽华.
膜孔灌肥液入渗氮素运移特性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451-45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1
1
李援农.
浑水灌溉禁锢土壤空气压力影响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91-93.
被引量:4
2
李彬,王志春,孙志高,陈渊,杨福.
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54-158.
被引量:381
3
李保国,胡克林,黄元仿,刘刚.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
.土壤,2005,37(4):345-352.
被引量:36
4
张建锋,张旭东,周金星,刘国华,李冬雪.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28-30.
被引量:297
5
徐首先,魏玉强,聂新山,吴珊玲.
膜孔灌理论及实用技术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3):23-29.
被引量:56
6
王小军,成自勇,张自和,邓岚.
调亏对膜上灌春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效应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92-196.
被引量:6
7
费良军,程东娟,雷雁斌,贾丽华.
膜孔灌单点源入渗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212-216.
被引量:31
8
韩丙芳,田军仓,杨金忠.
玉米膜上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运动规律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85-89.
被引量:13
9
穆丽君,陈海军,裴连海.
花生膜上灌节水增产机理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7,13(3):89-92.
被引量:5
10
孙存喜,吴发启,王健,刘庆新.
不同浓度浑水入渗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57-6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张云亮,郑文燕,王强,胡想全,李莉.
民勤绿洲畦膜上灌对玉米灌水量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1):1883-1885.
被引量:2
2
姜瑞瑞,费良军,金世杰,傅渝亮,钟韵.
浑水含沙率和泥沙粒度组成对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1):157-161.
被引量:9
3
张策,赵玉玲,程东娟,王丽玄,刘亮.
土壤容重对盐碱土膜孔沟灌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7):261-264.
被引量:8
4
王颖.
膜孔灌溉下土壤下渗量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2020,38(8):42-45.
5
张全菊,费良军,刘利华,陈南束,郝琨,李中杰.
多因素影响下浑水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特性[J]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1):265-27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席天元,许爱玲,卫晓东,刘青云,李永山,梁哲军,张建诚.
玉米带耕沟播不同灌水方式对水分利用效果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2):25-30.
被引量:2
2
康守旋,费良军,姜瑞瑞,钟韵.
肥液浓度对浑水膜孔灌多点源入渗水氮运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6):156-161.
被引量:12
3
刘利华,费良军,陈琳,郝琨.
浑水含沙率对膜孔灌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120-129.
被引量:13
4
白瑞,费良军,陈琳,钟韵.
含沙率对层状土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20,34(2):43-49.
被引量:5
5
姜瑞瑞,费良军,傅渝亮,康守旋,刘腾.
多因素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分析[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0,38(4):415-420.
被引量:5
6
张全菊,费良军,刘利华,陈南束,郝琨,李中杰.
多因素影响下浑水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特性[J]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1):265-270.
被引量:7
7
孙晓庆,卞建民,赵玉红,杨平,孟修敬.
盐渍土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试验[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2):12-17.
被引量:7
8
朱振学,徐航,张礼绍,高金花.
基于不同供水压力不同土壤添加物的暗管灌溉特性研究——以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土为例[J]
.节水灌溉,2021(5):90-95.
被引量:3
9
白玉锋,孙静,李秀军,陈国双,李晓宇,鲁新蕊,文波龙,张继涛.
松嫩平原西部典型盐生景观土壤分形维数及盐碱化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3):163-169.
被引量:2
10
胡文同,栗现文,江思珉.
犁底层容重对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21(6):1-8.
被引量:6
1
徐首先,魏玉强,刘洪祥.
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灌水技术——膜孔灌[J]
.中国水利,1997(9):43-43.
2
邓立军.
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农业,2011(2):45-46.
被引量:12
3
浙江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
.中国农村科技,2001(3):50-50.
4
叶尔波力.尼格买提.
黄瓜疫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7):9-9.
5
高真伟,闫滨,闫胜利,姜韬.
水稻膜孔灌节水增产效果的田间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1,17(3):71-73.
被引量:5
6
马立新,霍振平,王继芳,何刚,黄浦海滨,赵坤莉.
通辽市开鲁县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及总结[J]
.内蒙古水利,2007(4):38-39.
7
高真伟,迟道才,阎滨.
水稻膜上灌的节水增产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2001(1):18-19.
被引量:1
8
丁勇,陈志亮,朱存圣,梁灿忠.
水稻“浅晒深湿”灌溉技术增产节水效果及原因[J]
.安徽农学通报,2000,6(6):42-43.
被引量:6
9
车建明,刘洪禄,赵立新.
夏玉米免耕节水效果的研究[J]
.灌溉排水,2002,21(1):53-54.
被引量:7
10
李芳.
农业种植的10项节水技术[J]
.农村百事通,2005,0(15):40-40.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