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遗忘的传统”:传统的别一种存续形态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并非总是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和把握,相反却常常以隐形的、被遗忘的形态潜伏在生活世界之中,以无意识的、习焉不察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一些地域性的丧礼习俗表明,"被遗忘的传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别一种存续形态。"被遗忘的传统"就寄寓在人们的行动之中,却游离在人们的意识之外,虽然未曾得到深入关注,但其影响作用却不容忽视。关注"被遗忘的传统",是达成文化自觉不可或缺的方面。
作者 胡翼鹏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美]希尔斯:《沦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 被引量:1
  • 2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81.
  • 3叶启政著..期待黎明 传统与现代的搓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3.
  • 4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J].天津社会科学,2008(3):64-68. 被引量:36
  • 5[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被引量:3
  • 6王铭铭:《灵验的"遗产"--围绕一个村神及其仪式的考察》,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被引量:1
  • 7张石山,鲁顺民.寿终正寝[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8):95-112. 被引量:2
  • 8冯娴..流动的秦腔[D].北京大学,2009:
  • 9鹿文中:《重修盏厘县志》,西安艺林书社,1925年,卷四之第9页.益屋,今作"周至". 被引量:1
  • 10李旭.宋代家祭礼及家祭形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2):65-7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45

  • 1克里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被引量:3
  • 2迪丽拜尔.苏来曼.维吾尔族割礼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J].新疆社会科学,2007(4):66-70. 被引量:5
  • 3黄敏枝.《宋代的功德坟寺》,文载氏著《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 被引量:1
  • 4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建波,卢忱,柳博赘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被引量:19
  • 5[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5
  • 6朱子全书: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7崔忠彪.户县东南乡丧葬礼仪[Z].户县文史资料. 被引量:1
  • 8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9张惠言.仪礼图[A].皇清经解续编:卷317[M].南菁书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刻本. 被引量:1
  • 10吴焯.汉人焚香为佛家礼仪说-兼论佛教在中国南方的早期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2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