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与风险管理
被引量:2
Construc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mediary Service System in Zhongguancun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1,共6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9
-
1杨颖,王辉.知识资本化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市场,2006(48):74-75. 被引量:1
-
2胡平,刘俊,李凌己.从大学与环境的互动博弈看大学科技园的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20-25. 被引量:9
-
3廖建锋,李子和,夏亮辉.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3):20-24. 被引量:7
-
4钟洪,李超玲.大学科技园性质解读与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5-8. 被引量:8
-
5于波,杨中华.创建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创新发展的调查与启示[J].求是,2006(22):40-42. 被引量:4
-
6夏维力,曾文水,白桦.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与大学创业机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50(4):35-39. 被引量:1
-
7席占稳.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1):70-72. 被引量:2
-
8章琰.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制度选择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3(4):112-116. 被引量:18
-
9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1):69-72. 被引量:136
二级引证文献4
-
1任秀奎,祝士明.天津滨海新区建立研发转化基地的模式研究[J].天津科技,2008,35(5):123-125.
-
2任秀奎,祝士明.我国研发转化体系构建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194-196. 被引量:8
-
3任秀奎.天津滨海新区建立研发转化基地的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6):49-51.
-
4张永成,郝冬冬.专利转化动力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500-502. 被引量:5
-
1为了科技的腾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夫见划纲要”发言摘登[J].中国政协,2006(9):24-25.
-
2吴林海.我国技术创新要注重四个“强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7-8.
-
3贾书敏,许传华.涉农微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探究——以襄阳市谷城县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24(3):39-40.
-
4姜义平.构建和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J].商场现代化,2007(07Z):237-238. 被引量:2
-
5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谈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1-1.
-
6姜胜建,来芸.建立健全专利中介服务体系——浙江省专利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浙江经济,2008(13):39-41. 被引量:2
-
7郑焕斌,汤世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研究[J].科学决策,2001(3):7-12. 被引量:5
-
8王学义.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高新区,2005(3):49-51.
-
9龚丽娜.画外看画:联想20亿打造中关村名园[J].房地产世界,2002(1):61-61.
-
10陈卫亚.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5(27):10-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