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与战略》
1994年第6期47-50,共4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共引文献4
-
1王正军,王佰成.校办产业中间层治理的构想[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29-32. 被引量:1
-
2王妍,李世朗.中国经济领域制度性寻租行为剖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66-70. 被引量:3
-
3程怡,于雪.公共叔力寻租行为分新[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9):95-96.
-
4刘烈龙,张文龙.试析我国转型时期的寻租活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3):28-3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4
-
1刘洪.现代企业制度中产权代理者激励方案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1997(2):66-68. 被引量:5
-
2安福仁.论现代企业家及其年薪制[J].求是学刊,1999,26(1):54-59. 被引量:2
-
3潘福能.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14(3):59-61. 被引量:6
-
4丁栋虹.论企业家阶层及其在中国的成长[J].社会科学战线,2001(6):1-8. 被引量:3
-
5赵曙明.经理人工资市场化的动因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9):4-7. 被引量:6
-
6谢晋宇,李新建.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6):51-53. 被引量:21
-
7黄群慧,杨淑君.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模式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1999(12):66-70. 被引量:33
-
8刘洪,李必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代理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9(2):22-24. 被引量:1
-
9贺爱忠.21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软科学,2000(2):37-39. 被引量:32
-
10袁雅蓉.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 合理配置企业家人力资源[J].经济界,2000(1):52-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8
-
1薛美玲,褚志远,李丹.对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62-65.
-
2白建磊.企业家年薪制模型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166-167.
-
3骆正清,刘小群.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改进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2):87-88.
-
4周善乔.制度创新是企业“长寿”的根本动力[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6):75-79.
-
5柏檀,李芸,向有才.股票期权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定价方式[J].唯实,2001(12):23-26. 被引量:3
-
6王颖,姚鹏,周鑫.基于“锦标制度”的企业员工激励薪酬方案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3):92-94. 被引量:1
-
7王春兵.浅析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公务员薪酬的激励职能[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23-26. 被引量:3
-
8吴永,王友群,陈维云,夏绍模.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问题与激励机制设计[J].江苏商论,2005(11):109-110. 被引量:5
-
9崔建华.国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5(10):246-248. 被引量:7
-
10小路.南航巨亏疑云[J].英才,2006(10):82-83.
-
1俊慧.股票期权:让我欢喜让我忧[J].珠江经济,2000(12):40-41.
-
2马卫东.EVA—开启企业价值管理之门的金钥匙[J].会计师,2009(10):64-65. 被引量:3
-
3刘峥.浅析企业的经济增加值[J].时代经贸(下旬),2008,6(17):36-37.
-
4曹玉茜.引入股票期权制度 重塑企业长期激励机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X):201-202.
-
5曹大友.论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性报酬制度[J].江苏企业管理,2000(241):94-96.
-
6张正堂,刘宁.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6(1):56-61. 被引量:6
-
7王文卫.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报酬的选择[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6):9-10.
-
8吴茜,张洪珍.央企推行EVA的效应分析[J].财会通讯(中),2013(9):72-73. 被引量:1
-
9郭袖.EVA——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之借鉴[J].山西财税,2010(7):23-23. 被引量:3
-
10文南.试论国有股份制企业实行期股制的不适应性[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20(3):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