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与万象——我的美学求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7年,曾应《美与时代》的约稿,我写过一篇谈自己学术经历的短文,发表在当年第7期上,用的标题为《美学使我到处流浪》。这一标题体现了我做美学的实际状况,还内蕴着对美学本身的困惑。记得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当有人问“你学什么?”
作者
张法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
中华美学学会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美学
万象
学术经历
北京大学
研究生
标题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4
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5
1
张法.
论西方现代哲学的两大难题[J]
.贵州社会科学,2010(5):4-9.
被引量:3
2
张法.
何以获得先锋——先锋小说的文化解说[J]
.求是学刊,1998,25(1):67-72.
被引量:5
3
张法.
什刹海与北京的文化记忆[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3):82-88.
被引量:2
4
张法.
中国现代哲学语汇从古代汉语型到现代汉语型的演化——“中国现代哲学语汇的缘起与定型”研究之一[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1):46-55.
被引量:3
5
张法.
20世纪80年代新潮音乐倾向的多样性[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148-154.
被引量:3
6
张法.
中国台湾地区哲学原理的研究与写作[J]
.江苏社会科学,2010(3):1-6.
被引量:1
7
张法.
西方文化和文论中的Image——从比较文化和比较文论的角度看Image(形象/意象/图像)(之一)[J]
.河北学刊,2012,32(1):16-19.
被引量:3
8
张法.
解读郁达夫小说[J]
.江汉论坛,1999(9):65-69.
被引量:7
9
张法.
戏剧改良:新旧形式的互渗互改[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6):79-85.
被引量:2
10
张法.
从比较哲学角度考察on(Being,有/在/是)问题(上)--从中文理解的角度看英文与希腊文中的on(Being,有/在/是)[J]
.河北学刊,2010,30(6):21-2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84
1
姜义华.
近代中国“国学”的形成与演进(上)[J]
.学术月刊,2007,39(7):12-17.
被引量:8
2
本刊编辑部,王雯淼,许松华,刘锦标.
解读安德鲁 品读大剧院[J]
.建筑创作,2007(10):60-64.
被引量:6
3
皮俊珺.
论文艺学在日本的树立[J]
.时代文学,2008(16):128-130.
被引量:3
4
刘晓娟.
新西部人文电影——贾樟柯的电影情结[J]
.电影评介,2008(21):19-19.
被引量:1
5
李秋实.
重要的是文字,重要的也不是文字[J]
.东方艺术,2007(15):98-103.
被引量:1
6
陈宇.
中国当代舞的特点[J]
.剧作家,2009(4):154-154.
被引量:2
7
何玉明.
浅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演进[J]
.作家,2010(2):220-222.
被引量:1
8
赵欣.
浅析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
.作家,2010(22):235-236.
被引量:1
9
青年作曲家创作心态录——部分青年作曲家参加“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文稿转载[J]
.音乐研究,1986(4):39-45.
被引量:12
10
罗艺峰.
新时期音乐思潮一瞥——试论“崛起的一群”[J]
.音乐研究,1986(2):3-1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69
1
孟浩.
“哲思中的艺术”——叶秀山美学思想初探[J]
.中国美学研究,2022(2):287-300.
2
王颖.
汪笑侬“戏曲改良”再议[J]
.南大戏剧论丛,2020(1):94-105.
被引量:1
3
王素.
全景式史诗叙事基调下的人民性表达——评电视剧《山河锦绣》[J]
.电视研究,2023(4):80-82.
4
高树博.
阿来的文学书写与多民族文化的新凝聚[J]
.阿来研究,2020(2).
5
梁肖月.
社区自组织“公共性”的培育路径分析——以北京西城大栅栏街道社区营造实验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2019,0(S02):95-100.
被引量:4
6
邓牧,谢佳语.
中日两国哲学术语optimism译词的形成与演变[J]
.高等日语教育,2023(1):103-118.
7
白刚.
从"教科书体系改革"到"学术体系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2):102-116.
8
白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 ——以吉林大学四本马哲著作为例[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13-20.
9
黄萍.
苏童及其作品点击[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4):81-82.
被引量:2
10
张蕾.
论清末民初文言章回体小说[J]
.中国文学研究,2009(1):81-84.
被引量:2
1
刘剑康.
孔子学术道路评析[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26-32.
2
周洋.
哈贝马斯的“生活殖民化”思想[J]
.青年记者,2014(11):69-70.
3
《现代哲学》之“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专栏向您约稿[J]
.哲学研究,2006(1).
4
《现代哲学》之“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专栏向您约稿[J]
.现代哲学,2006(1).
5
李勤明.
“富”到不敢花钱是个伪命题[J]
.私人理财,2006(3):11-11.
6
刘景钊,金瑶梅.
综合、创造与启蒙——俞吾金教授访谈录[J]
.晋阳学刊,2009(3):3-17.
被引量:2
7
《现代哲学》之“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专栏向您约稿[J]
.现代哲学,2006(2).
8
张强.
佛学研究中的“宗教”与“哲学”——以《肇论》为例[J]
.北方论丛,2010(3):140-143.
9
胥雅月.
幸福的阳光[J]
.老人世界,2007(6):28-28.
10
张强.
哲学论辩的宗教归宿——试析《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6):5-9.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