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婚姻中的伦理信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用是维系人类婚姻关系内蕴的伦理要求及道德资本。伦理信用在夫妻关系中表现为婚姻中的忠诚信用,它是巩固婚姻关系的伦理纽带,是保证婚姻质量的伦理基础。
作者
李文萍
关志界
毛霞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
出处
《现代营销(下)》
2011年第12期222-222,共1页
Marketing Management Review
关键词
婚姻
伦理信用
忠诚
信用
分类号
B82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贾丽,许丽颖.
婚姻诚信的法律与道德思考[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1):62-65.
被引量:5
2
李伟民,梁玉成.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
.社会学研究,2002(3):11-12.
被引量:385
3
王淑芹等著..信用伦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99.
4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 资本论 第1卷 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2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2
2
杨宜音.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被引量:229
3
王飞雪,山岸俊男.
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2):69-84.
被引量:149
4
郭于华.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J]
.社会学研究,1994(6):49-58.
被引量:179
5
张建新,MichaelH.Bond.
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J]
.心理学报,1993,25(2):164-172.
被引量:57
6
Toshio Yamagishi,Midori Yamagishi.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1994,Motivation and Emotion(2):129~16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88
1
杨宜音,闫玉荣.
网络环境下公众建立信息信任的心理基础:以“罗尔事件”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1):60-70.
被引量:1
2
于维娜,王占浩,张旭.
“水土不服”的导师制:人际信任和组织控制对导师帮助行为的协同影响机制[J]
.南大商学评论,2019(1):173-195.
被引量:1
3
廖义刚,冯琳磬,郭园园.
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与审计质量[J]
.会计研究,2022(11):168-182.
被引量:5
4
卢博.
后脱贫时代专项治理“常规化”的运作逻辑[J]
.河北法学,2023,41(3):82-101.
被引量:1
5
沐乐,徐林云.
风险感知对公众谣言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1(1):166-186.
被引量:2
6
赵谦.
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信任共识论[J]
.东方法学,2023(5):177-189.
7
王路昊,林海龙,锁利铭,冯小东.
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自我升级与上级驱动[J]
.公共管理评论,2019,1(2):17-43.
被引量:11
8
刘华.
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对政府绩效的制约[J]
.理论导报,2009(9):30-31.
9
曾笑.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研究——以厦门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为例[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2):76-80.
10
杜庆华.
多学科视角的诚信研究综述——基于中国学术期刊2000—2011年的文献检索[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102-107.
被引量:6
1
程秀波.
制度信用与伦理信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6.
被引量:5
2
赵小燕.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伦理信用失范的原因[J]
.新东方,2007(11):55-57.
3
欧阳润平.
论社会伦理信用体系及其危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4):22-27.
被引量:6
4
单玉华.
论韦伯的信用观及中西信用之差异[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6):82-86.
5
刘红燃.
对伦理信用建立机制的现实思考[J]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2004,2(1):9-11.
6
欧阳润平.
企业性质的伦理学思考[J]
.武陵学刊,1999,34(5):7-10.
被引量:4
7
刘子贺,丁玲.
伦理信用: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三鹿事件”的经济伦理警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64-65.
8
牛磊.
市场经济中的伦理信用问题[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2):42-44.
9
廖小平.
论家庭代际伦理的功能[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5):1-4.
被引量:2
10
陈治国,赵以云.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研究的觉醒与演进[J]
.哲学动态,2012(6):73-82.
被引量:4
现代营销(下)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