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工浮床不同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芦苇、香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浮床栽培植物对水体中氮去除效率相近,美人蕉的COD去除效率略高于其他两种植物,美人蕉及香蒲的磷去除率高于芦苇。水体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净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停留时间越长净化效果越好。
作者
江浩
吴涛
孙怡超
机构地区
天津市华水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河水利》
2009年第1期12-13,37,共3页
Haihe Water Resources
基金
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3115111-4)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1
卢进登,赵丽娅,康群,帅方敏,李兆华.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214-218.
被引量:31
2
卢进登,帅方敏,赵丽娅,康群,李兆华.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遴选[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402-404.
被引量:58
3
任照阳,邓春光.
生态浮床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B03):261-263.
被引量:66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王英彦,熊,铁峰,李令媛,茹炳根.
用凤眼莲根内金属硫肽检测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4):431-438.
被引量:22
2
郑咸雅.
塑料泡沫“生物浮岛”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17(2):32-32.
被引量:5
3
吴晓磊.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J]
.环境科学,1995,16(3):83-86.
被引量:456
4
李欲如,操家顺.
冬季低温条件下浮床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505-508.
被引量:50
5
成水平.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J]
.湖泊科学,1996,8(3):268-273.
被引量:58
6
卢进登,陈红兵,赵丽娅,李兆华.
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58-61.
被引量:78
7
叶居新.试论资源环境和人类生存[J].环境与开发,1991,2(6):1-5.
被引量:5
8
.京城河道采用"生物浮岛改善水质技术"[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uanjing//66024.htm,2002-06-27.
被引量:1
9
丁则平.介绍日本的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浮床(AFI)[EB/OL].http://www.szwrb.gov.cn/wrkj_show.php?info_id=5,2002-07-12.
被引量:1
10
Wolverton B C,McDonald R C. Bioaccumulation and detection of trace levels of cadium in aquatic systems by eichhornia crassipes[J].Eviron 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978,(27):161~16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0
1
唐静杰,周青.
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288-291.
被引量:9
2
汤显强,杨文俊,尹炜,金峰,叶闽.
丹江口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对策初探[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65-171.
被引量:11
3
孙文娴,杨海真.
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进展[J]
.净水技术,2007,26(1):22-25.
被引量:6
4
王寿兵,阮晓峰,胡欢,王祥荣,樊正球.
不同观赏植物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的生长试验[J]
.中国环境科学,2007,27(2):204-207.
被引量:11
5
马风有,李强,邓辅商.
人工浮岛载体设计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5):85-87.
被引量:8
6
黄廷林,宋李桐,钟建红,解岳,王晓昌.
人工浮床净化城市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1):30-33.
被引量:29
7
李先宁,宋海亮,朱光灿,李大成,吕锡武.
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改善湖泊水源地水质的效果[J]
.湖泊科学,2007,19(4):367-372.
被引量:43
8
李翠芬,熊燕梅,夏汉平.
介绍一种新型的园林生态工艺—人工浮岛[J]
.广东园林,2007,29(4):29-32.
被引量:7
9
牛昶,韩烈保,侯国华,常智慧.
浮床种植草坪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J]
.草业科学,2007,24(10):90-93.
被引量:2
10
黄茁,黄薇,桑连海,唐林森,陈进.
水培油菜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6):14-1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5
1
李锋民,胡洪营.
芦苇抑藻化感物质的分离及其抑制蛋白核小球藻效果研究[J]
.环境科学,2004,25(5):89-92.
被引量:79
2
陈荷生,宋祥甫,邹国燕.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J]
.中国水利,2005(5):50-53.
被引量:111
3
鲜啟鸣,陈海东,邹惠仙,曲丽娟,尹大强.
淡水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5,24(6):664-669.
被引量:73
4
郭迎庆.
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B06):148-150.
被引量:59
5
李欲如,操家顺.
冬季低温条件下浮床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505-508.
被引量:50
6
卢进登,赵丽娅,康群,帅方敏,李兆华.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214-218.
被引量:31
7
王怡,彭党聪.
珍珠岩生物载体开发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5,34(12):7-8.
被引量:9
8
卢进登,帅方敏,赵丽娅,康群,李兆华.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遴选[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402-404.
被引量:58
9
谢建华,杨华.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静态试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6):23-25.
被引量:20
10
卢进登,陈红兵,赵丽娅,李兆华.
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58-61.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5
1
苑希民,张紫畅,马超,徐奎,孙亚楠.
动水中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净化效果试验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2020,39(6):62-71.
被引量:5
2
章飞军,商弘,吴灵,江镔.
城市景观污染水体人工浮床植物筛选[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436-439.
被引量:4
3
许桂芳.
3种观赏植物对冬季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42-245.
被引量:1
4
晁雷,刘馨,胡成,王林山,邵雪.
人工浮岛技术在北方地区水质改善中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2):135-138.
被引量:9
5
黄文丹.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
.四川环境,2015,34(2):145-14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胡为征,邢奕,李济圣,朱旭,张闻涛.
再力花浮床技术在低温季节的应用研究[J]
.辽宁化工,2012,41(10):997-1000.
被引量:1
2
刘凤梅.
温度对凤眼莲浮岛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3):9-11.
被引量:7
3
戴青松,韩锡荣,黄浩,周大众,曹文平.
生态浮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水处理技术,2014,40(7):7-11.
被引量:13
4
刘建伟,周晓,吕臣,魏源送.
三种挺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J]
.湿地科学,2015,13(1):7-12.
被引量:51
5
黄文丹.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
.四川环境,2015,34(2):145-148.
被引量:7
6
王俭,吴阳,王晶彤,陈哲.
生态浮床技术研究进展[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1):50-55.
被引量:15
7
马丽娜,于丹,李慧,刘红磊.
欧盟水框架指令对我国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6,29(5):37-41.
被引量:13
8
唐小双,邢宇,刘嘉伟,沈立航,周国生,蔡惠文.
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蔬菜浮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3):257-265.
被引量:1
9
常玉龙,朱洪涛,孙德智,张立秋.
用于水体原位脱氮除磷的新型曝气浮岛填料[J]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4):2007-2015.
10
徐后涛,赵风斌,郑小燕,王丽卿,孔皓.
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治理集成技术应用研究[J]
.绿色科技,2017,19(16):22-25.
被引量:14
1
徐德福,李映雪.
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基质、植物及其配置[J]
.湿地科学,2007,5(1):32-38.
被引量:76
2
鲍可茜,高镜清,王志斌,周俊,张瑞芹.
改进型合并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J]
.水资源保护,2012,28(4):69-73.
被引量:3
3
杨福霞,简慧敏,田琳,姚庆祯.
大辽河口COD与DO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2014,35(10):3748-3754.
被引量:20
4
林卫青,卢士强,陈义中.
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评价上海淀山湖富营养化控制方案[J]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1):1-10.
被引量:21
5
邵琪珺.
浅谈植物与室内空气净化[J]
.绿色科技,2014,16(4):245-247.
被引量:7
6
郭兴森,吕迎春,孙志高,王传远,赵全升.
黄河口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2015,36(2):457-463.
被引量:14
7
沙昊雷,寿佳晨,蔡鲁祥,谢国建.
三种水生植物对黑臭河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
.四川环境,2016,35(4):17-21.
被引量:10
8
顾新娇,杨闯,王文国,汤晓玉,胡启春.
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青萍生长能力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103-1108.
被引量:6
9
张燕,阎百兴,祝惠,王莉霞.
三江平原农田源头排水沟渠截留排水中氮素动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2):176-180.
被引量:8
10
董禹.
利用整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水质污染物研究[J]
.生态经济,2015,31(5):26-28.
海河水利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