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被引量:
15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具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我国的科技工作,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人才。现代大学具有三方面职能。而根本任务还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人、
作者
周家伦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党委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0,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综合素质教育
大学生
技术创新体系
产学研相结合
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
企业
学具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1
引证文献
153
二级引证文献
712
同被引文献
651
1
特伦齐尼,赵炬明(译).
重新思考学生的有效学习体验:一个工作框架[J]
.中国高教研究,2021(6):41-43.
被引量:9
2
王凤仙,晁铭鑫,樊宗山.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研究[J]
.河南农业,2007(10):54-54.
被引量:3
3
毕庆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4):8-9.
被引量:18
4
王玉洁,刘莹莹,潘娟,杨焱,唐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S1):157-159.
被引量:2
5
张红兵,张力.
基于科技管理和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大学知识产权教育[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156-159.
被引量:1
6
聂雄.
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电子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19-20.
被引量:5
7
曹栋栋,王青,王志锋,段丽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内涵的研究[J]
.医学与哲学(A),2009,30(5):72-73.
被引量:14
8
顾鸣敏,黄钢.
中美英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整合的比较与分析[J]
.医学与哲学(A),2009,30(5):68-69.
被引量:74
9
熊花,计颖.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途径新探索[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78-78.
被引量:1
10
潘建军,李红莲,周金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53
1
周艳,温兆麟.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2):57-59.
2
姚昭章,石涌仁,杨维翰.
用系统工程观念引导创新教育实施[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9-10.
被引量:1
3
林松涛.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08(4):48-48.
被引量:5
4
吉长东,徐爱功.
基于综合素质教育的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1):9-10.
被引量:2
5
李龙珠.
我国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现状及展望[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6):52-53.
被引量:3
6
钟伟珍.
试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53-55.
被引量:1
7
张磊,陆宁,陈俊,倪斌.
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教育浅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151-152.
8
饶惠.
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28-30.
被引量:2
9
李辉,孙志梅.
高校应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J]
.经济师,2007(3):127-128.
10
钱国林.
加快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保障[J]
.科技信息,2006(12S):95-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12
1
陶成,徐克,吴相威,邓楠,方天意.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分析——以数学建模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20(16):150-152.
被引量:8
2
杨超,赵丽红.
打造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
.作家天地,2020(21):84-84.
3
丁璞.
机械学科以赛促学创新创业实践课探索与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8):175-176.
被引量:1
4
金韦明,沈延兵.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多维反馈体系研究——以S大学为例[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2):91-102.
被引量:2
5
梁艺琼.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3):111-112.
被引量:2
6
李修寒,朱松盛,段磊,王伟.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
.科教导刊,2022(16):59-61.
被引量:2
7
许文刚,艾小全.
西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培养体系研究[J]
.内江科技,2021,42(9):117-118.
被引量:1
8
武小平,刘树波,周军,胡玉玲.
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0(2):5-7.
被引量:8
9
张晔,张克辉,史进.
基于学科竞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建设教育,2019(6):83-85.
被引量:3
10
邱祥.
基于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岩土工程教学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4):88-89.
1
赵宝新,赵丽新.
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素质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05(4):16-18.
被引量:17
2
高胜民,王新忠.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6):88-89.
3
勾军辉,徐阳.
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考试周刊,2008,0(31):35-37.
4
刘亚辉,李青.
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0S):56-57.
被引量:4
5
徐健晖,郭红方.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途径——以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61-62.
6
王洪琦,王宏,梁沛华,韩宇霞,刘淑贤,杨慧清,茅飞波.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4):14-15.
被引量:2
7
范光.
在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性[J]
.快乐阅读,2016,0(2):16-16.
8
高萍.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思考[J]
.枣庄学院学报,2006,23(4):89-90.
被引量:1
9
董广斌,郝伯为.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3,18(5):50-51.
被引量:1
10
刘文初.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6):5-6.
被引量:2
中国高等教育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