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
被引量:
8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格的符号要素具有识别功能。商品化权的出现,旨在保护人格符号要素的商业价值。保护人格的符号价值和财产属性,必须突破传统人格权利的初始配置,解决人格利益变化后的权利再分配问题。人格符号的扩大保护,并不意味着权利的绝对化,对其进行合理限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商品化权的保护超出了传统人格权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范围,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更为合理。
作者
谢晓尧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7,共7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商品化权
人格符号
反不正当竞争法
财产利益
中国
法律保护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59
同被引文献
802
引证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476
参考文献
32
1
[德]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117—118页.
被引量:66
2
[美]威廉·费歇尔 黄海峰译.《知识产权的理论》[A].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C].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页.
被引量:10
3
朱槟.
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J]
.中外法学,1998,10(1):127-128.
被引量:43
4
冯象.鲁迅肖像权问题[J].读书,2001,(3):131-131.
被引量:10
5
《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编,孙琬钟主编..中国法律年鉴 1987-1997[M],1998:1201.
6
Midler v. Ford Motor Co. (840F. 2d460).
被引量:1
7
Haelan laboratories, Inc. v. Topps Chewing Gum, Inc. , 202F.2d866(2nd. cir. 1953).
被引量:1
8
萩萩原.有里.
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J]
.知识产权,2003,13(5):62-64.
被引量:87
9
Julius C, S, Pinckaers, From Privacy Toward A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 Persina.
被引量:1
10
朱川.《商品化权研究》[A].载《复旦民商法学评论》编委会编.《复旦民商法学评论》第1期[C].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2
1
马俊驹,梅夏英.
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90-105.
被引量:177
2
韦之.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6):25-33.
被引量:87
3
缪剑文,刘遷.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J]
.法学,1999(6):42-47.
被引量:46
4
吴汉东.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J]
.法学研究,1997,19(4):77-83.
被引量:93
5
金福海.
论不正当竞争的两种法律控制模式[J]
.山东法学,1998,13(1):21-24.
被引量:18
6
谢怀栻.
论民事权利体系[J]
.法学研究,1996,18(2):67-76.
被引量:275
7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58.
被引量:30
8
[日]中山信弘著 张玉瑞译.多媒体与著作权[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
被引量:6
9
[5][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被引量:9
10
[10][日]吉藤幸朔.专利法概论[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59
1
刘晓.
知识产权的特征重解:以创新性为核心特征[J]
.知识产权,2023(12):37-63.
被引量:5
2
谢晓尧.
超越荆棘的丛林:也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适用[J]
.知识产权,2023(8):3-29.
被引量:9
3
孙山.
法益保护说视角下知识产权法的概念还原与体系整合[J]
.浙江学刊,2021(4):85-94.
被引量:12
4
申惠文.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J]
.私法,2020(1):330-350.
5
冉克平.
数字时代企业信用权的结构与实现机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3):99-117.
被引量:2
6
连雪晴.
法人的数据保护:缘由、实践与建构[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158-181.
被引量:4
7
陈龙.
保护作品完整权声誉要件的反思和修正[J]
.人大法律评论,2022(1):223-251.
8
杨遂全.
论民事主体制度和人身人格权编的逻辑分野[J]
.民商法争鸣,2022(2):3-12.
9
杨安进.
从活字印刷到人工智能:作品出版传播技术形塑著作人格权的衰落趋势[J]
.河北法学,2024,42(12):165-184.
10
宋建君.
略论民法典规定一般人格权的必要性[J]
.法制与经济,2020(10):90-91.
同被引文献
802
1
崔国斌.
姓名商品化权的侵权认定思路[J]
.清华法学,2021,15(1):116-141.
被引量:17
2
刘志阳.
民法政策学:后民法典时代的造法研究[J]
.河北法学,2021,39(12):86-105.
被引量:9
3
潘惠德.
艺术形象在广告设计及策划中的意义[J]
.艺术百家,2006,22(3):200-201.
被引量:1
4
陈梦坤.
“商事人格权”概念构建方法检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21-23.
被引量:10
5
薛军.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
.法商研究,2004,21(4):63-75.
被引量:88
6
朱子.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J]
.产权导刊,2004(10):66-66.
被引量:3
7
郭玉军,向在胜.
美国公开权研究[J]
.时代法学,2003,1(1):7-16.
被引量:21
8
张玉敏.
谈谈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4):43-45.
被引量:6
9
曾丽.
论公开权之理论基础——以洛克劳动理论之检讨为中心[J]
.政法学刊,2012,29(1):25-29.
被引量:2
10
李雨峰.
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
.北大法律评论,2007,8(2):433-452.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81
1
刘晓.
知识产权的特征重解:以创新性为核心特征[J]
.知识产权,2023(12):37-63.
被引量:5
2
崔国斌.
姓名商品化权的侵权认定思路[J]
.清华法学,2021,15(1):116-141.
被引量:17
3
闫玲娟.
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民法保护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4):35-37.
4
袁博.
我国形象权纠纷案件类型化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59-62.
5
王坤.
人格符号财产权制度的建构及其法律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69-75.
被引量:6
6
王一帆.
商品化权之竞争法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及设计[J]
.法制与社会,2008(8):95-96.
7
杨立新,林旭霞.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80.
被引量:83
8
刘春田,阳平.
2005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6(1):73-76.
9
谢晓尧.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95-100.
被引量:7
10
祝建军,汪洪.
形象权的知识产权属性——“三军仪仗队形象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J]
.知识产权,2007,17(1):53-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6
1
刘晓.
知识产权的特征重解:以创新性为核心特征[J]
.知识产权,2023(12):37-63.
被引量:5
2
程啸.
论我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J]
.政治与法律,2020(8):2-14.
被引量:151
3
曹相见.
人格标识的“他为性”及其规范影响[J]
.中国法学,2023(4):126-144.
被引量:4
4
石佳友.
人格权编的中国范式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J]
.中国法学,2023(3):63-81.
被引量:12
5
杨琦.
受托人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20(S01):20-24.
被引量:1
6
高志宏.
隐私、个人信息、数据三元分治的法理逻辑与优化路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207-224.
被引量:48
7
王肖梦.
基因信息权的法律性质探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6):107-109.
被引量:1
8
昝强龙.
公私法区分视角下英烈人格利益的保护[J]
.人权研究(辑刊),2023(2):324-348.
9
马康凤.
中国个人数据规制的理念变迁与路径演进[J]
.人权研究(辑刊),2023(2):106-129.
10
郭少飞.
作为物质型人格权之“基因权”的理论证立与法律保护[J]
.求是学刊,2020(5):122-130.
被引量:10
1
温世扬.
析“人格权商品化”与“人格商品化权”[J]
.法学论坛,2013,28(5):107-111.
被引量:47
2
王坤.
人格符号财产权制度的建构及其法律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69-75.
被引量:6
3
李延辉.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J]
.科学社会主义,2007(5):86-88.
被引量:7
4
蔡宝刚.
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思考[J]
.山东法学,1997,12(2):33-35.
被引量:2
5
陈和午.
既有格局下的利益博弈[J]
.南风窗,2012(6):58-60.
6
汪洪,祝建军.
人格符号的财产利益保护之法理思考[J]
.法律适用,2007(3):89-92.
7
李厚健,刘怀印,张爱萍(图).
适应新《刑诉法》要求,提升监所检察监督水平[J]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3(4):20-22.
8
吴胜家.
社会转型期利益变化对统一战线带来的影响[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1):12-15.
被引量:2
9
肖云,方海平.
论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扩大与限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125-127.
被引量:4
10
祝建军,汪洪.
形象权的知识产权属性——“三军仪仗队形象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J]
.知识产权,2007,17(1):53-57.
被引量:1
法商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