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从而在历史新时代,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
作者
索燕华
机构地区
吉林师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寻根文学
民族文化心理
封建传统文化
20年代
中国文学
封建文化
80年代
民族精神
新时期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1
贾玲.
试析“寻根文学”在新时期文坛上崛起的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6):122-124.
被引量:1
2
董小玉.
试析“寻根文学”对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汲取[J]
.宜宾学院学报,2001,1(3):49-51.
被引量:2
3
应其.
寻根文学的神话品格[J]
.文学评论,1994(4):124-126.
被引量:3
4
邓楠.
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75-79.
被引量:1
5
王宁宁.
浅议“寻根文学”的悖论与反讽[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4-25.
被引量:2
6
吴奕锜.
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J]
.社会科学,2001(5):66-69.
被引量:2
7
刘可可.
寻根文学:文革思维的超越与残留——《棋王》《爸爸爸》的叙事学分析[J]
.齐鲁学刊,2005(5):104-106.
被引量:4
8
杨慧.
现代性的两种“疯癫”想象——重读“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中的“疯人”谱系[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10.
被引量:1
9
陈灵强,夏海微.
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及其危机——对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思潮的现代性反思[J]
.江淮论坛,2006(1):184-189.
被引量:11
10
刘忠.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J]
.河北学刊,2006,26(3):131-13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张太兵.
“寻根文学”研究综述[J]
.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42-44.
1
黄立华.
《笑傲江湖》与《随想录》阅读随想[J]
.黄山学院学报,2001,3(3):69-70.
2
苏晓萍.
论《狂人日记》中封建传统文化的流弊[J]
.芒种(下半月),2014,0(8):20-21.
3
郭芳,尚炜.
从阿Q与丙崽看鲁迅和韩少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3):57-58.
4
张蕾.
矛盾的凝结——从《白鹿原》中黑娃的形象看作家的创作心态[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被引量:1
5
赵凌,陶君.
从浑然的扭结看《白鹿原》的魅力[J]
.作家,2013,0(12X):12-13.
6
陈丰.
清醒的思想者——论狂人形象[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4):70-72.
7
苏添生.
从文化与性格角度探析《寒夜》悲剧原因[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2):16-19.
被引量:2
8
罗红霞.
从《红玫瑰与白玫瑰》探讨张爱玲丑的审美艺术[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2):42-45.
9
高佳瑛.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女性悲剧——论《白鹿原》的三位女主人公[J]
.民营科技,2010(11):121-122.
被引量:7
10
柏杨文学思想的特点[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08-10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