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坦白从宽
被引量:
6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坦白从宽龙宗智新刑法就量刑问题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除犯罪事实情况外,被告人犯罪后的情况亦被视为量刑情节,如投案自首、检举...
作者
龙宗智
机构地区
成都军区军事检察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2,共8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嫌疑人
刑事司法
被告人
司法实践
辩诉交易
沉默权制度
司法机关
罪刑相适应
犯罪事实
抗拒从严
分类号
D920.1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4
引证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500
同被引文献
404
1
汪建成,孙远.
关于“零口供”规则的思考[J]
.人民检察,2001(5):5-8.
被引量:8
2
吴明磊.
口供补强规则在贿赂案件中的适用[J]
.人民检察,2001(12):34-35.
被引量:1
3
孙长永.
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J]
.中国法学,2001(4):119-139.
被引量:68
4
王余标.
论有供述案件的同一认定[J]
.人民检察,2002(1):11-13.
被引量:1
5
龙宗智.
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J]
.人民检察,2002(3):5-7.
被引量:24
6
史丹顿.
2001年第三次“严打”“打黑除恶”再掀高潮[J]
.国家人文历史,2013(16):31-34.
被引量:2
7
陈瑞华.
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J]
.清华法学,2008,2(1):30-48.
被引量:45
8
肖建国.
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J]
.法学研究,1999,21(3):5-23.
被引量:151
9
周少华.
立法的缺陷与解释的尴尬——对新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理论解构[J]
.法学研究,1999,21(4):65-76.
被引量:11
10
李宝岳,吴光升.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J]
.政法论坛,1999,17(6):65-70.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64
1
程晓燕,郭超.
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09-111.
2
张昱泉.
“坦白从宽”之法理要义——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2):27-30.
被引量:3
3
文东福.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行贿罪[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49-56.
被引量:23
4
杜强.
关于坦白从宽的立法思考[J]
.政治与法律,2004(4):106-109.
被引量:2
5
胡秀杰.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刑事沉默权[J]
.犯罪研究,2002(4):25-28.
6
余松林,周斌.
论沉默权制度的理性对待[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91-93.
被引量:1
7
宋世杰,彭海青.
辩诉交易启示与对我国刑事基本政策的反思[J]
.求索,2004(11):70-73.
被引量:3
8
何永军.
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是非之争[J]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3):21-25.
9
赵菁.
中国适用辩诉交易的理性分析[J]
.政法论丛,2003(6):82-85.
10
刘涛,刘咏梅,尹摇山.
论辩诉交易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70-7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00
1
戴紫君.
论认罪认罚案件的二审程序构造——从复审制到复审与事后审查制的转型[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2):142-172.
2
纪福和.
证据协商背景下的供述问题——基于以Q市K区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2-57.
3
董桂文,杜薇,刘斌,韩虎,宋洁,王占寻,徐智.
重罪案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证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6):131-141.
4
李雪松.
从经验事实到规范研判:速裁上诉何去何从?[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2):115-134.
被引量:6
5
卞建林.
轻罪治理的程序响应[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2):34-54.
被引量:12
6
吴光升.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对量刑类二审抗诉的约束力[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5):141-158.
7
张琳.
逮捕羁押审查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明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5):125-140.
被引量:3
8
贺小军.
认罪认罚“可以型”从宽模式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141-158.
被引量:2
9
王小光.
以留置为主线的职务犯罪监察调查机制审思[J]
.犯罪研究,2023(1):23-31.
被引量:2
10
曹盛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值班律师功能的异化与回归[J]
.刑事司法论丛,2022(1):98-113.
1
孙晋森.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法学天地,1995(4):1-3.
2
李晓亮.
通过刑诉法修订传递笃定的法治信仰[J]
.江淮法治,2011(13):52-52.
被引量:1
3
赵雷.
面临沉默权原则冲击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6-48.
4
徐继强,孙瑜,王华.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制度化的法理分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52-56.
5
刘根,龙小林.
论“宽严相济”与三个刑事政策的关系[J]
.求索,2010(4):145-147.
被引量:2
6
冀祥德,朱晶晶.
错案:缘于何止于何[J]
.法律与生活,2005(8):52-52.
被引量:2
7
邹剑钧,王飞跃.
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J]
.河北法学,2000,18(5):85-85.
被引量:3
8
沈克明.
奥巴马追税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J]
.新财经,2009(9):94-95.
9
刘涛,魏健.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科学研究,2005(1):85-88.
被引量:4
10
曾华.
辩诉交易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18-20.
被引量:2
法学研究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